1912年3月上旬,巴尔干前线的寒雪渐融,泥泞的战壕里积着冰水,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尸体腐烂的恶臭。鹰嘴崖阵地守住的消息传遍各防线,却没多少振奋人心的意味——连续一个多月的攻防战里,联军整体伤亡早已突破临界点,龙国仆从军与奥斯曼军队加起来折损近7万兵力,其中龙国仆从军损失3.2万,奥斯曼军队损失3.8万,被俘、逃散的奥斯曼士兵更是不计其数,原本部署在各防线的兵力,此刻大多捉襟见肘。
君士坦丁堡西北防线,奥斯曼第1、2师与龙国仆从军第三团协同驻守,应对塞尔维亚7万武装的轮番冲击,此刻奥斯曼两师仅余2.1万人,第三团一万名仆从军也只剩5700人,重火炮损失过半,弹药储备仅够支撑两轮大规模进攻,战壕前沿的尸体堆积如山,士兵们只能踩着尸体加固防线,连清理战场的力气都没有。埃迪尔内方向更糟,保加利亚8万山地步兵擅长迂回穿插,奥斯曼第3、4师本就不擅长山地作战,加上地方武装配合不力,此刻已折损2.3万人,仅余1.2万残兵,龙国仆从军第四团一万兵力只剩4200人,被迫放弃多处山间隘口,退守核心防线,若再守下去,恐怕会被保加利亚武装彻底分割包围。马尔马拉海南岸防线稍缓,希腊5万武装虽有海军配合,却因忌惮联军海岸工事,进攻节奏较慢,奥斯曼第5、6师余1.5万人,龙国仆从军第二团余6100人,可希腊海军封锁了部分补给航线,粮草与弹药补给越来越难,士兵们多是空腹作战,战斗力持续下滑。
唯有黑山方向,联军恪守此前约定,仅与黑山武装发生过三次零星冲突,双方伤亡加起来不足千人,黑山武装也始终未全力参战,只是在边境地带牵制联军少量兵力,算是整场战争里最平静的区域。
赵烈的指挥部设在鹰嘴崖后方二十公里处,简陋的木板房里,墙上挂着满是标注的战场地图,红色标记代表联军防线,蓝色标记代表巴尔干同盟兵力,红色区域边缘的伤亡数字刺眼夺目。他站在地图前,指尖划过各防线标记,身后参谋们正低头整理最新的兵力与补给报表,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格外清晰。
“奥斯曼援军到齐了?”赵烈头也不回地问,声音沉得像块铁。
片刻后,参谋上前汇报:“回将军,奥斯曼从安纳托利亚调遣的3万援军已于3月5日全部抵达君士坦丁堡,经休整补充,现已分配至各防线——西北防线补1.2万,埃迪尔内补1万,马尔马拉海南岸补8千,目前联军总兵力回升至17.3万,其中龙国仆从军余8.8万,奥斯曼军队余8.5万。巴尔干同盟那边,塞、保、希三国武装经此前作战,折损约5.5万,目前总兵力14.5万,其中塞尔维亚武装余5.2万,保加利亚武装余6.1万,希腊武装余3.2万,黑山武装仍保持1.2万兵力,未明显损耗。”
赵烈点头,指尖落在西北防线与埃迪尔内防线的交界处:“巴尔干同盟虽伤亡也大,但兵力集中,且补给线比我们通畅,拖下去对我们不利,必须尽快反攻,速战速决。”他转身看向参谋,语气不容置疑,“传我命令,各防线部队即刻调整部署,三日后勤整完毕,发起全面反攻,具体指令如下:”
“第一,马尔马拉海南岸防线,由奥斯曼第5、6师余部1.5万人牵头,配属龙国仆从军第二团余6100人,重点牵制希腊武装,每日组织两次小规模佯攻,虚张声势,吸引希腊武装主力留在南岸,防止其北上支援塞尔维亚或保加利亚;协调奥斯曼海军小型舰艇,突破希腊海军部分封锁线,打乱其补给节奏,为反攻争取空间。”
“第二,埃迪尔内防线,奥斯曼第3、4师余部1.2万人加援军1万,共2.2万人,配属龙国仆从军第四团余4200人,由奥斯曼师长哈米德统一指挥。保加利亚武装擅长山地作战,却不擅长正面硬抗,明日起,部队沿山间交通线逐步推进,仆从军第四团作为先锋,优先清理山间隘口的保加利亚散兵,奥斯曼军队跟进巩固阵地,每日推进不少于15公里,五日内向保加利亚武装核心营地逼近,牵制其兵力,使其无法支援塞尔维亚。”
“第三,西北防线,君士坦丁堡门户,也是塞尔维亚武装主力所在,由龙国仆从军第三团余5700人、精英团余3200人牵头,配属奥斯曼第1、2师余部2.1万人加援军1.2万,共3.3万人,我亲自指挥,这是反攻核心方向,必须一举击溃塞尔维亚武装主力,打开突破口。”
“第四,黑山方向,留奥斯曼地方武装2000人牵制,联军主力不与其纠缠,若黑山武装主动退让,可不予追击;若其阻拦,仅以火力驱赶,控制伤亡规模,绝不陷入缠斗。”
最后,赵烈加重语气:“龙国仆从军优先承担攻坚、断后任务,不计伤亡代价,务必为奥斯曼军队开辟进攻路线;奥斯曼各部队需全力配合,不得擅自退缩,若有违抗命令者,军法处置。各防线部队需在今日内完成指令传达,明日清晨开始调整部署,三日后勤整完毕,统一发起反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