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帝闻言,满意颔首。死多少人无关紧要,只要瘟疫不蔓延至王廷即可。
随后,他看向天蒙帝恩克卓里克图,问道:
“此次统军之将,可有人选?”
虽是为送大明一场“灭国之功”,但表面功夫仍需做足。两万精锐与二十万老弱妇孺的大军,须得一名大将统领。
大将绝不能知晓瘟疫计划,执行此计便意味着必死无疑。毕竟不是人人都像他儿子恩克卓里克图这般,甘愿为蒙元赴死。
正如同样知晓此计的国公脱火赤与枢密知院爱足等蒙元将领,半年来皆以各种理由在明面上暴毙。虽说他们声称要暗中辅佐,但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心知肚明——这些人不过是贪生怕死罢了。
天蒙帝恩克卓里克图禀报道:儿臣已封平章乃儿不花为讨明大将军,知院李宣为右副将军。得知儿臣愿将二十二万大军交予他们统率,二人毫不犹豫便接下了军令。只待定下出兵时日,他们即刻便能率军征讨大明!
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满意颔首,忽而叹息:委屈你了!瘟疫计划最关键处,正是要其子战败被俘,借大明天子与文武百官探视之机传播瘟疫。这意味着恩克卓里克图终将难逃一死——不是死于瘟疫,便是死于盛怒的大明天子之手。
儿臣不委屈。若能助父皇重掌中原,万死不辞!天蒙帝神色平静。天元帝闻言愈发感动:你的功绩必与长生天同在!
愿长生天庇佑父皇、庇佑大元、庇佑此行顺利!恩克卓里克图含笑答道。
待父子叙话毕,孔克表方请示:陛下,何时起兵?
天元帝沉吟道:本月末便发兵。
国公脱火赤急谏:陛下,时值入冬,此时开战恐不利大军啊!
天元帝冷然道:若不起兵,难道要朝廷再养这二十二万大军整个寒冬?这笔军需,莫非国公愿出?脱火赤顿时哑然。
事实上,他根本无力承担这笔军需开支。
二十二万大军中虽有二十万是老弱妇孺充数,但这些人该消耗的粮草物资丝毫不会减少。
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深知这些人的结局已定,便不愿再拖延时日。在他看来,越早发兵攻打大明,就能为大元节省更多粮饷。若非担心意图过于明显会引起大明猜疑,他甚至考虑直接让这支军队向大明投降。
听闻天元帝的决定,满朝文武无人提出异议。毕竟除了天蒙帝恩克克卓里克图,其余大臣皆无需亲赴战场。既然皇帝决意在寒冬用兵,众人自然遵命。
最后,天元帝将目光投向孔克表,沉声下令:命死士染疫混入军中的重任,就交由衍圣公了。
孔克表立即躬身领命:臣遵旨!无人察觉他低垂的眼眸中闪过的狠毒之色。
【朱元璋!燕长倾!大明!】
【你们欠孔家的血债,该偿还了!】
【我要你们为孔府千年基业陪葬!】
......
应天府金銮殿上,朱元璋手持边关急报,难以置信地望着群臣:这些北元余孽莫非疯了?竟在寒冬腊月集结二十万大军来犯!
他们难道不知冬季用兵乃兵家大忌?
莫非忘了朕早欲将其赶尽杀绝?
如今倒敢倾巢来攻?!
殿下的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郑国公常茂、永昌侯蓝玉、颍川侯傅友德等一众武将勋贵,接过兵部递来的奏疏,神情凝重,面露困惑。
此时出兵,确实不合常理。
“莫非这新继位的恩克卓里克图狂妄自大,轻视我大明,才做出如此鲁莽之举?”郑国公常茂迟疑道。
边关情报显示,半年前北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突然暴毙,其三子恩克卓里克图越过长兄天保奴与次兄地保奴,夺得汗位,号称天蒙帝。
登基后,他大肆铲除异己,尤其是天元帝旧部。北元国公脱火赤与枢密知院爱足等人,皆在奉命行事时离奇身亡。随后,他又强征百姓充军,麾下兵力骤增至二十余万。
种种迹象表明,这天蒙帝恩克卓里克图绝非安分之辈,野心勃勃。
“或许是想趁我们不备突袭?”魏国公徐达沉吟道,“北疆苦寒,北元士卒耐寒,冬季行军对他们而言并非难事。而我大明将士,除北平驻军稍能适应外,其余人恐难抵挡严寒。如此看来,冬季出兵,北元确占优势。”
众文武闻言,纷纷颔首赞同。徐达乃大明第一统帅,征战数十载,其分析自有道理。
御座上的朱元璋凝神思索,虽认可徐达之言,却隐隐觉得此事背后另有蹊跷。然而北元二十万大军已南下,不容他再细想。
忽然,朱元璋一拍扶手,决然道——
“ !!!”
“想不通就别想了!!!”
“既然他们不让咱们过个好年,那就送他们过清明头七!!!”
喜欢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