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里没有抱怨,没有气馁,只有一种理所当然的平静。
仿佛巨大的差距在他看来,不是鸿沟,而是一片等待开垦的广阔天地。
“你……为什么来读大学?”
林婉清鬼使神差地问。
“为了走出农村,找个好工作,吃上商品粮?”
这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农村孩子最朴素的愿望。
张汉玉摇了摇头。
他看向远方家乡的方向,那里此刻应该是一片漆黑。
“我们村里,到现在还没通电。”
他的声音很平静。
“我有个邻居,孩子半夜发高烧,要送去镇上的卫生院。十几里山路,深一脚浅一脚,靠着一盏煤油灯,风一吹就灭。”
“等送到卫生院,孩子已经烧坏了脑子。”
“我那时候就想,要是村里有电灯,路能亮一点,车能开进去,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后来我读书,书读得越多,就越觉得,电灯只是开始。”
他转过头,看着林婉清,目光清澈而坦诚。
“我想做的,是让更多的人,能用上我们做的东西,过上不一样的日子。让十几里山路,不再是天堑。”
“让‘好日子’,不只是城里人的专利。”
花园里寂静无声。
只有风吹过月季花丛的沙沙声。
林婉清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
她见过太多有理想的同龄人,他们谈论的是星辰大海,是国家荣誉,是赶超世界。那些口号宏大而激昂。
但她第一次听到有人把理想说的这么具体,这么朴实。
具体到一盏灯,一条路,一个被烧坏脑子的孩子。
朴实到,让她觉得有些心疼。
她忽然明白了,张汉玉眼睛里那种超越年龄的深邃,从何而来。
那不是天赋,而是在贫瘠的土地上,用最沉重的现实浇灌出的责任。
“我明白了。”
林婉清低声说。
她看着张汉玉,这一次,眼神里没有了审视,没有了探究,只剩下一种纯粹的……共鸣。
她好像第一次真正认识眼前这个人。
“你说得对。”
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软。
“标准,只是我们当前认知的总结,而不是真理的终点。”
“我们的路,还很长。”
张汉玉点点头。
夜色更深了。
两人不再说话,只是并肩站着,看着天上的月亮。
一种微妙的气氛在两人之间流动。
是旗鼓相当的欣赏,是心照不宣的默契,更是一种在时代洪流中找到同路人的欣慰。
“很晚了,回去吧。”
林婉清先开了口。
“嗯。”
她转身朝宿舍楼走去,走了两步,又停下。
“张汉玉。”
她叫了他的名字。
“明天,钱总工应该会找你,关于那块电路板的优化方案,你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谢谢。”
林婉清没再说什么,身影很快消失在宿舍楼的门洞里。
张汉玉在原地站了很久。
晚风吹来,带着月季花的冷香。
他伸出手,缓缓握成了拳。
喜欢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