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如同在干柴上又泼了一瓢热油。既抬了刘海中一下,满足其虚荣心,又暗示易中海是阻碍他进步的绊脚石。
阎解成心领神会,重重地点了点头:“浩哥您说得太对了!我明白了!”
看着阎解成急匆匆离开、显然是去找机会“不经意”透露消息的背影,钟浩知道,种子已经播下。以阎解成的性格和他对“立功”的渴望,他一定会想办法把这话“巧妙”地传到刘海中耳朵里,甚至还会添油加醋。
接下来的几天,钟浩明显感觉到院里的气氛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刘海中在院里遇到易中海时,虽然依旧会打招呼,但那笑容显得更加敷衍,眼神中也少了几分以往的敬畏,多了几分审视甚至是不忿。而易中海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面对刘海中时,那刻意维持的“淡然”之下,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郁。
两人之间那种心照不宣的隔阂,正在悄然加深。
这天是周末,院里组织大扫除,清理积雪和垃圾。这是院里延续多年的老规矩,由三位大爷牵头组织。往年,都是易中海居中指挥,刘海中跑前跑后执行,阎埠贵负责记工分(虽然没什么实际奖励,但算是一种荣誉记录)。
但今年,情况有些不同。
易中海照旧站在中院,准备发号施令。他清了清嗓子,刚想说“老规矩,前院阎老师负责记录,中院和后院……”,话还没说完,刘海中就腆着肚子走了过来,打断了他。
“老易啊,”刘海中双手背在身后,努力挺起胸膛,让自己的派头更足一些,“我看今年这扫除,咱们得换个法子。老是按区域分,有的人家出力多,有的人家出力少,不公平!我看,不如按户头,每家出一个人,干一样的活儿,这样谁也说不出闲话!”
他这话,表面上是为了“公平”,实则是在挑战易中海沿用多年的“老规矩”,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和“领导才能”。
易中海眉头一皱,心里有些不快。他习惯了发号施令,不喜欢被人打断,更不喜欢有人质疑他的安排。尤其是刘海中,以前在他面前从来都是唯唯诺诺,现在居然敢当面提出不同意见?
“海中,这按区域分,是多年的老规矩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易中海压下不快,试图维持表面的和气,“前院后院面积不一样,按户头分,也不见得就公平。”
“习惯也可以改嘛!”刘海中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股“我才是为集体着想”的义正辞严,“咱们做事,就得讲究个公道!不能总是一成不变!我看就按户头分挺好!大家说是不是?”
他最后一句,是冲着周围陆续聚拢过来的住户们说的,试图拉取支持。
不少住户其实无所谓怎么分,但看到刘海中这么积极,又联想到最近听到的一些风言风语,便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没人吭声。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精明的目光在易中海和刘海中之间扫了扫,选择了明哲保身,低头摆弄他的记录本,不参与争论。
场面一时有些僵持。
易中海脸色有些难看,他感觉自己的权威再次受到了公开挑战,而且挑战者还是他一直没太放在眼里的刘海中。他深吸一口气,强压着怒火:“海中,这事……”
“我觉得二大爷说得有道理!”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易中海。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阎解成!他站在人群里,一副“仗义执言”的样子:“按户头分确实公平!免得有人说咱们院里做事不公道,光让老实人吃亏!”
他这话,意有所指,分明是在暗讽易中海以往偏袒贾家等行为。
易中海的目光猛地射向阎解成,带着一丝惊怒。他没想到,连阎埠贵的儿子都敢跳出来跟他唱反调!
刘海中心中则是大喜!没想到阎解成这么上道!他立刻顺势说道:“看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易啊,咱们当大爷的,就得听取群众的意见!”
易中海被将了一军,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若是强行坚持老规矩,势必会落下个“独断专行”、“不听取群众意见”的名声,这对他本就岌岌可危的威信将是又一次沉重打击。可若是妥协,那就等于承认了刘海中的地位,以后院里的事,恐怕就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了。
就在他骑虎难下之际,钟浩推着自行车,从外面回来了。他似乎是刚加班或者外出回来,看到院里聚了这么多人,脸上露出适当的“好奇”神色。
“这是……开全院大会呢?”钟浩停下脚步,问道。
若是以前,易中海肯定会摆出大爷的架子解释一番。但此刻,他张了张嘴,却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
刘海中却像是找到了表现机会,连忙上前,把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公平方案”说了一遍,最后还强调:“钟浩,你是厂里的干部,见识广,你来评评理,是不是按户头分更公平?”
他把钟浩抬出来,一是想借钟浩的“势”压易中海,二是想向钟浩示好,显示自己“从善如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钢铁洪流中的整活大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钢铁洪流中的整活大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