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海沟信标的夺回与净化,其意义远超一次战术胜利。当那枚菱形晶体在万米深渊之下重新绽放出纯净白光时,一股无形的、温和却坚定的秩序力量,开始以海沟为中心,悄然抚平周边海域长期存在的混乱能量场,甚至对一些受污染变异的深海生物产生了微弱的安抚效果。
这种宏观层面的、积极的环境变化,或许普通人无法直接感知,但对于一直监测着地球各种能量波动的各大国、潘多拉俱乐部这类组织,以及“皈依者”们而言,不亚于第二记响亮的钟声!
李默,以及他代表的“火种”势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不仅有能力激活“守望者遗产”,更有能力从强大的敌对存在手中将其夺回并净化!这股力量,是真实的,是成长的,并且……是倾向于秩序与文明的!
世界的天平,开始发生微妙的倾斜。
最先做出实质性姿态调整的,是之前态度最为暧昧的几个欧洲国家。他们悄悄放缓了对“默星”体系的某些非关键性限制和审查,并通过非正式渠道,表达了在“特定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的意愿。显然,南极与马里亚纳的连续成功,让他们看到了投资“火种”的潜在价值,以及对抗“皈依者”及其背后威胁的另一种可能。
潘多拉俱乐部内部,玄理事一派的声音明显占据了上风。俱乐部向李默开放了更多关于全球超常地点、以及某些与“皈依者”有牵连的古老家族的历史档案。虽然核心机密依旧有所保留,但这种有限度的深度合作,标志着俱乐部开始将“火种”视为一个值得投资的、平等的战略伙伴,而非仅仅是一个需要观察的“变量”。
甚至连一些之前保持中立、或与“维恩”集团有间接往来的大型跨国资本,也开始私下接触“默星资本”,试探性地寻求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特殊安全服务”领域的合作可能。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他们闻到了时代变革的气息,以及“火种”体系所代表的、通往未来的新船票。
然而,“皈依者”及其掌控的“维恩”集团,反应更为激烈和极端。
在经历了南极受阻、马里亚纳惨败后,他们似乎彻底撕下了最后一丝伪装。一方面,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了针对另外两处信标(格陵兰、撒哈拉)的掠夺行动,手段更加不计后果,甚至被卫星拍摄到在格陵兰冰盖上与某个小国的科考队发生了低烈度武装冲突。
另一方面,他们对“默星”体系的打击,从之前的全面施压,转向了更阴险、更具针对性的 “斩首”与“瓦解”。
数名在“心灵壁垒”或“谐振能量”项目中表现出关键作用的中层研发人员,接连遭遇精心策划的“意外”或莫名其妙的“离职”;“默星”旗下一家负责新型电池生产的工厂,核心生产线遭到不明原因的、难以修复的精密破坏;就连苏晚,也遭遇了一次经过伪装的、针对其座驾网络系统的黑客攻击,险些造成严重交通事故。
他们试图通过瘫痪“火种”的骨干和关键节点,来延缓甚至阻止李默的步伐。
面对这种新的挑战,李默的应对也更为成熟和系统。
他首先利用“火种共鸣网络”和系统的忠诚度评估功能,进一步加强了内部核心人员的甄别与保护,并为关键技术人员及其家属提供了最高级别的安保。同时,启动内部调查,揪出了两个被“维恩”以家人胁迫等方式策反的“潜在动摇者”,并以此为契机,强化了内部的凝聚力与危机意识。
“想要瓦解我们?”李默在一次内部高层会议上,语气平静却带着铁血意味,“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火种’。每一个认同我们理念、愿意为文明未来奋斗的人,都是这火焰的一部分。扑灭一点火星容易,但要熄灭燎原之火?痴心妄想!”
其次,他开始了更主动的“合纵连横”。
他不再被动等待各方接触,而是主动出击。他通过玄理事,与俱乐部内那些倾向于合作的派系建立了更稳固的联系,甚至初步探讨了在未来某个时刻,联合开展对“皈依者”重要据点的打击行动。
他筛选了那些表达合作意愿的国家和资本,有选择性地开放了部分次一级的、关于环境净化、新型能源应用的技术合作,以此为纽带,逐步构建一个以“火种”为核心的、松散但利益相关的“秩序同盟”。他将这个同盟的初步目标,定义为“维护文明稳定,抵御未知风险”,巧妙地避开了过于惊世骇俗的“星空之敌”等概念,更易于被接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加速了对剩余两处信标的攻略准备。
格陵兰冰盖之下的信标,根据网关扫描和俱乐部情报,似乎处于一种“深度休眠”状态,外部相对完好,但激活可能面临极端的低温和复杂的地质结构挑战。
而撒哈拉沙漠之下的信标,情况则最为诡异。情报显示,那里似乎不存在实体意义上的“遗迹”,信标信号来源于一个不断移动的“沙海迷宫”深处,伴随着海市蜃楼和精神干扰现象,探索难度极大,也被潘多拉俱乐部标记为“高风险未知区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无敌神豪系统你想要吗?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无敌神豪系统你想要吗?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