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主任,你找我?‘狴犴’的主能源总线接口有点小问题,我得尽快……”他的话说到一半,才注意到会客室里还有两位陌生人,愣了一下。
安国邦连忙起身介绍:“小张,这位是国家能源部的李部长,这位是孙启明教授。他们有些关于能源技术的问题,想和你探讨一下。”
李振华和孙启明也站起身,尽管张飞的形象与他们想象中的“顶级科学家”相去甚远,但两人眼中没有丝毫轻视,反而更加郑重。
“张飞同志,你好,冒昧打扰了。”李振华主动伸出手。
张飞看了看自己还没擦干净的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在工装上又蹭了蹭,才跟李振华和孙启明握了握手:“哦,你们好。能源部的?有什么事吗?”
他的直接和……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失礼”,让旁边的安国邦心里捏了把汗。
李振华却不以为意,他再次简要说明了一下国家面临的能源困境,尤其是对高性能、小型化、安全可靠的储能设备的迫切需求,最后诚恳地说道:“……张飞同志,我们了解到你在能源领域可能有一些超越常规的见解甚至成果。我们这次来,不是索要技术,而是希望你能为我们指一个方向,哪怕只是一个可能性,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焦虑,是否有解决的希望?”
张飞听着,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偶尔眨眨眼。等到李振华说完,他挠了挠头,似乎在组织语言。
就在他准备开口的瞬间,他脑海中的系统界面无声浮现:
【检测到国家级战略需求:“解决能源焦虑”。】
【触发支线任务:基于现有聚变技术,开发微型化、高效率“聚变电池”。】
【任务目标:完成“麒麟”聚变电池原型机设计与制造,实现能量密度≥50kWh/kg,循环寿命≥次,安全等级达到民用最高标准。】
【技术图纸“麒麟(民用简化版)”已发放至知识库。】
【任务奖励:科技积分8000点,解锁“大型聚变堆(夸父)”初步设计蓝图。】
张飞的眼神几不可察地亮了一下。系统任务来得正是时候,而且奖励颇为丰厚,尤其是那个“夸父”大型聚变堆的蓝图,让他心动了。
他抬起头,看向一脸期盼的李振华和孙启明,脸上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笑容:
“能源焦虑啊……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复杂。”
李振华和孙启明精神一振,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
只听张飞继续说道,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讨论晚上吃什么:
“你们说的那些电池啊,储能啊,瓶颈确实是到了。老是盯着化学能转来转去,效率太低,材料也快到头了。”
“我觉得吧,不如换个思路。”他指了指脚下,“直接利用原子核层面的能量,弄个小点的、安全点的‘人造太阳’核心,把它封装起来,做成电池的形态。能量密度嘛,初步目标定个50度电每公斤应该差不多?循环寿命……先按一万次设计?安全性要达到随便摔随便碰,放在家里当充电宝用都不会出事的标准。”
“啪嗒。”
孙启明教授手里拿着的笔,掉在了光滑的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李振华部长脸上的肌肉瞬间僵硬,金丝眼镜后面的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50度电每公斤?!
一万次循环寿命?!
人造太阳核心?!封装成电池?!还能当充电宝用?!
这每一个词单独拎出来,都足以在能源界引发一场地震!而现在,它们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用如此平淡、如此理所当然的语气组合在了一起!
这已经不是技术突破了,这简直是……是在重新定义“能源”这个概念!
安国邦痛苦地捂住了额头,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会是这样!小张这“凡尔赛”的毛病,在面对这种级别的领导和专家时,不仅没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了!
会场内,陷入了一种极其诡异的寂静。只有张飞,似乎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扔下了一颗怎样的重磅炸弹,还在那里自顾自地思考着,嘴里嘀咕着:
“嗯……‘麒麟’这个名字还行,挺吉利的。材料方面,约束场得重新设计一下,保证绝对安全……外壳用什么好呢?得兼顾散热和强度……唉,看来又得忙一阵子了。”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