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电池原型的首次全系统联调测试,被安排在周末战友聚会的前一天。整个龙巢基地核心实验区的气氛,带着一种近乎凝重的期待。安国邦早早地就守在了外间的监控室,尽管他看不懂那些复杂的实时数据流,但紧握的拳头和微微冒汗的掌心,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林沐瑶则站在张飞身侧,清冷的眼眸一瞬不瞬地盯着主控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参数,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
张飞倒是所有人中最平静的一个。他检查了一遍所有物理连接和软件接口,确认能量约束场发生器、冷却循环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全部就绪。那台两个砖头大小的金属方盒——“麒麟”原型,安静地躺在特制的测试平台上,其貌不扬,却牵动着在场少数知情人的心弦。
“开始注入初级工质。”张飞的声音平稳,手指在控制台上输入指令。
高纯度的氘氚混合气体被微量注入核心反应腔。
“启动预置能量场,进入点火前序列。”
复杂的能量场开始生成,将反应腔内的等离子体初步约束、加热。
“约束场强度提升至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
监控屏幕上,代表等离子体密度和温度的曲线开始快速攀升,能量场读数稳定得令人难以置信。林沐瑶看着那几乎是一条直线的约束场稳定性参数,心中再次为张飞那套基于“星屑晶”和玄奥理论的能量场控制技术感到震撼。
“临界点接近…”张飞的目光锐利起来。
就在所有参数即将达到聚变点火阈值的瞬间——
【警告:核心区中子通量瞬时波动超出预设安全阈值3%。安全系统介入,中止点火序列。】
主控台上一个黄色的指示灯闪烁起来,同时响起柔和但坚定的电子提示音。攀升的各项参数曲线瞬间回落,系统自动进入了安全待机状态。
第一次点火尝试,失败了。
安国邦在监控室里听到提示音,心里咯噔一下,差点就要冲进去。林沐瑶也立刻俯身查看详细故障日志。
“小问题。”张飞的声音依旧没什么波澜,仿佛刚才的失败只是程序预期中的一次普通校验,“中子通量波动是因为初级约束场边界与‘星屑晶’谐振模块的相位同步有大约万分之五的偏差,在临界点被放大了。调整一下场生成器的初始校准参数就行。”
他一边说,一边已经动手修改起控制代码,速度快得让林沐瑶眼花缭乱。她看着故障日志里那极其微小的相位偏差数据,再看着张飞如此轻描淡写地就定位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一种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这种级别的精度控制和故障溯源能力,已经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
“需要重新进行前置测试吗?”林沐瑶问道。
“不用,参数改好了,直接再试一次。”张飞头也不抬,手指敲下回车键。
系统再次进入点火序列。
这一次,所有参数平稳跨越临界点!
监控屏幕上,代表聚变功率的输出曲线,猛地向上蹿升,然后稳定在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水平!虽然只是短短数秒的持续,并且输出功率被严格限制在安全验证的最低档位,但那瞬间爆发又迅速被控制住的能量读数,已经清晰地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成功了…”林沐瑶看着屏幕上稳定的聚变功率输出,喃喃自语,清冷的面容上难以抑制地浮现出一抹红晕和激动。尽管只是原型机的初步验证,但这意味着张飞提出的整套技术路线是切实可行的!微型化、可控、安全的聚变能源,真的在他手中变成了现实!
安国邦通过内部通讯听到林沐瑶的低语,猛地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后背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小片。他用力抹了把脸,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狂喜的笑容。
张飞仔细记录下首次成功点火的全部数据,对聚变持续了十几秒后再次主动安全关闭的系统点了点头。“嗯,基本功能验证通过。输出功率和稳定性还有很大优化空间,散热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下的表现也需要进一步测试…不过,算是迈出第一步了。”
他的评价一如既往的“低调”,仿佛刚刚实现的不是人类梦寐以求的能源圣杯,而只是修好了一个有点复杂的家电。
完成了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步,张飞心里也踏实了不少。第二天就是战友聚会,他想着露个面就回来继续优化“麒麟”。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基地,开着自己那辆经过“小小”改装的国产电车前往市区时,一个来自老家的电话,打断了他的计划。
电话是他母亲打来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焦虑和不安。
“小飞啊…你,你最近没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吧?”母亲的声音有些犹豫。
张飞一愣:“妈,你说什么呢?我能做什么不好的事?”
“就是…你上次汇回来那么多钱,我跟你爸拿着心里不踏实啊…”母亲压低了声音,“你二叔,还有你姑他们,今天都来了,话里话外的,都说你这钱来得不明不白…说你现在也不着家,整天不知道在干什么…是不是…是不是走了什么歪路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