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聚会最终在一种微妙而震撼的氛围中结束。张飞那手“充电宝续电帝豪”的壮举,彻底颠覆了所有战友对他的认知。之前或明或暗的炫耀和调侃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小心翼翼的试探和难以掩饰的好奇。赵大海不再提他的宝马X5,李强接电话的声音也低了下去,孙晓峰更是围着张飞,一口一个“飞哥”,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
张飞对此依旧淡然处之,用“修理铺小改进”、“业余爱好”之类的说辞轻描淡写地应付过去。他并未在聚会现场多做停留,电力恢复后不久,便以“铺子里还有活儿”为由,提前告辞了。留下身后一包厢心思各异的战友,以及那个在酒店经理眼中已然神秘无比的背影。
驱车返回龙巢基地的路上,张飞的心情并未因刚才那小小的“装逼”而感到多少愉悦,反而更加归心似箭。亲戚的质疑,父母承受的压力,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他迫切地需要将“麒麟”电池彻底完善,用无可辩驳的成果,为自己正名,让父母安心。同时,聚会时那个临时起意的供电测试,也让他对“麒麟”工程样品的实际表现有了更直观的信心。
回到基地核心实验区,林沐瑶仍在灯下工作,清冷的面容在屏幕光线的映照下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专注。看到张飞回来,她立刻起身汇报:
“张顾问,您回来了。根据您远程发回的帝豪酒店应急线路负载数据及‘麒麟’样品在非标准工况下的运行记录,我已初步分析了其动态响应特性和负载调整能力,表现…非常出色,远超预期。”她的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惊叹,“尤其是在应对空调压缩机启动瞬间的巨大冲击电流时,电压跌落被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响应时间纳秒级,这简直…”
她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已经完全颠覆了她对任何已知储能或发电设备的认知。
“嗯,基本操作。”张飞点了点头,仿佛林沐瑶只是在说今天的天气不错。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麒麟”原型机的完整测试计划,“酒店那种小场面,连热身都算不上。接下来,该进行正式的极限测试了。”
林沐瑶神色一凛,知道重头戏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48小时,龙巢基地地下深处,进行了一系列如果被外界能源专家知晓,足以引发心脏病的秘密测试。
测试一:极限功率放电。
“麒麟”原型机被连接到一个特制的大功率可变负载机上。
“逐步提升负载,目标:瞬时输出功率达到100MW,持续0.1秒。”张飞下令。
100兆瓦!这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水电站的瞬间输出功率!
林沐瑶屏住呼吸,紧紧盯着屏幕。当负载闸刀合上的瞬间,功率读数猛地飙升至预设值,整个测试平台的连接线缆甚至因为瞬间通过的巨大电流而发出了低沉的嗡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然而,“麒麟”本体只是外壳温度略微上升了不到五度,输出电压稳如磐石!
“记录数据:瞬时过载能力,达标。电压稳定性,优。”张飞平静地记录。
林沐瑶看着那恐怖的功率数字和几乎纹丝不动的电压曲线,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测试二:持续高负荷运行。
测试目标:在50%额定功率(一个对于其体积而言已然是天文数字的功率等级)下,持续运行72小时。
在这三天三夜里,林沐瑶几乎寸步不离监控室。她看着“麒麟”安静地运行,散热系统高效地将核心产生的巨量热量带走,外壳温度始终维持在安全范围。能量输出曲线平滑得令人发指,没有任何波动。期间模拟了各种电网波动和负载变化,“麒麟”都能在微秒级别内完成自适应调整。
72小时结束,强制停机检测。打开外壳,内部结构完好如新,核心的“星屑晶”模块光泽依旧,没有任何老化或损伤迹象。
“记录:持续运行稳定性,优。部件寿命预估,远超设计指标。”张飞检查完毕,合上外壳。
林沐瑶看着检测报告,已经有些麻木了。这已经不是电池,这简直就是一个永不疲倦的微型灵魂!
测试三:极端环境适应性。
“麒麟”被送入特制的环境模拟舱。
低温测试:-60°C,正常运行。
高温测试:+85°C,正常运行。
高湿度、盐雾、剧烈振动、高强度电磁干扰…
在各种严苛乃至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麒麟”原型机都表现出了惊人的鲁棒性。其多重被动安全机制确保了在任何极端情况下,即便系统失效,也只会安全关机,绝不会发生热失控或爆炸。
“记录:环境适应性,全面达标。安全性,SSS级。”张飞做出了最终评价。
测试四: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验证。
通过对原型机进行精确的充放电循环测试(虽然它几乎不需要“充电”,聚变燃料棒更换周期极长),结合对其内部聚变燃料消耗的理论计算,最终确认其能量密度达到了惊人的55kWh/kg!远超最初设定的50kWh/kg目标!而循环寿命,根据加速老化测试推演,轻松突破次,甚至可能达到数万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