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巢基地内部因“麒麟”专项的正式启动而呈现出的高效与繁忙,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也迅速扩散到了更高层面的决策圈。在远离基地喧嚣的某处戒备森严的办公室内,军方高级将领穆青山,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仔细阅读着面前一份厚厚的综合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麒麟”聚变电池从概念提出、原型验证到能源部介入并确立国家专项的全过程,附带着安国邦以及相关部门对张飞其人的最新评估与观察记录。
窗外阳光透过防弹玻璃,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却无法驱散穆青山眉宇间那抹深沉的思索。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报告封面上敲击着,发出规律而轻微的嗒嗒声。
报告中的技术参数和测试结果,他早已了然于胸。那惊人的能量密度,那稳定到令人发指的输出特性,那足以颠覆现有能源格局的潜力…每看一次,都让他心潮澎湃,同时又感到肩上的责任重若千钧。张飞,这个当初在破烂修理站里给他带来第一个巨大惊喜的年轻人,如今已然成长为了足以撬动国家战略平衡的“国宝”级存在。
最初,他将张飞和“潜龙”计划视为提升军事实力,尤其是空天战力的关键王牌。“应龙”战机的横空出世,已经证明了这条路的正确与辉煌。然而,“麒麟”电池的出现,如同一道强烈的探照灯光,照亮了另一片更为广阔、影响也更为深远的领域——国家能源安全与民生经济。
“能源…是一切现代活动的基础。”穆青山低声自语,目光锐利,“‘麒麟’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给战机、战舰提供更强的动力和近乎无限的续航。它更是一把能够彻底斩断束缚在我们身上能源枷锁的利剑!”
他想到了对海外能源通道的依赖,想到了在复杂国际局势下可能面临的能源制裁风险,想到了国内部分地区依旧存在的电力紧张和能源结构转型的艰难…如果“麒麟”技术能够成熟并大规模应用,所有这些困扰国家多年的战略痛点,都将迎刃而解!其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力提升、经济成本下降、环境改善等综合效益,将是无法估量的!
“这小子…还真是每次都能弄出点惊天动地的动静。”穆青山嘴角不由露出一丝苦笑,夹杂着难以掩饰的赞赏。从“应龙”到“麒麟”,张飞展现出的技术爆发力和对国家需求的精准“契合度”,简直堪称奇迹。他似乎总能以一种看似随意、实则直指核心的方式,将国家层面最迫切的需求,用超越时代的技术变为现实。
然而,能力的越大,意味着风险也越高。穆青山的眼神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张飞的价值,已经从“重要的军事技术提供者”,跃升为了“关乎国运的战略科学家”。这意味着,针对他的保护、保密以及…控制,必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等级。
报告中提到,张飞在老家的亲戚曾因其突然“暴富”而心生质疑,甚至上门刁难。虽然被张飞用技术手段轻松化解,但这无疑暴露了一个隐患——张飞的家人,以及他过往的社会关系,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漏洞。
还有能源部的介入,虽然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技术应用,但接触的人多了,知情面广了,泄密的风险也在同步增加。那些闻风而动的境外情报组织,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金满堂的“暗影”组织上次行动失败,但绝不会善罢甘休。
“不能再让他待在原来的修理站了,哪怕那里已经升级为龙巢基地。”穆青山做出了判断。那个地方,毕竟有过一段时间的公开活动记录,并非绝对隐秘。而且,随着研发项目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现有的基地设施也很快会达到极限。
他拿起内部红色电话,接通了一个号码,语气沉稳而不容置疑:“我是穆青山。关于‘潜龙’计划核心研发基地的搬迁与扩建方案,我原则同意。新基地选址必须绝对保密,环境相对独立,具备应对最高级别安全威胁的防御能力,同时要能满足未来大型化、体系化研发测试的需求。代号…就沿用‘龙巢’,称为‘龙巢本部’。”
“是!首长!我们立刻完善方案,尽快启动建设!”电话那头传来铿锵有力的回应。
放下电话,穆青山又对身旁的机要秘书吩咐道:“以最高优先级,向相关部门下达指令:第一,再次全面提升张飞同志及其直系亲属的安全保卫等级,措施要更加周密、更加隐蔽,确保万无一失。第二,对张飞同志过往的社会关系进行一轮更细致的梳理和评估,对于可能存在风险的环节,要有预案。第三,协调内部资源,准备一支最顶尖的、兼具保卫与辅助职能的专职团队,待‘龙巢本部’建成后,配属给他。”
“明白!”机要秘书迅速记录并转身离去。
安排完这一切,穆青山才再次将目光投向报告中张飞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眼神清澈,带着一种技术人士特有的专注,似乎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手中掌握着何等力量,又将面临何等复杂的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