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宣布定档春节的消息,像一块巨石砸进了平静的湖面。
而派拉蒙影业紧随其后的官宣,则无异于向这片湖里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同一天,大年初一。
《流浪地球》对决《星际远征3》。
这个消息在二十四小时内,就统治了全球所有娱乐媒体的头版头条。
没有人把这看作一个巧合。
这是一封战书,一封来自好莱坞,这个统治了世界电影工业近一个世纪的旧日帝王,递交给东方新挑战者的战书。
互联网彻底炸开了锅。
“世纪对决!这绝对是影史级别的世纪对决!”
“一边是好莱坞科幻教父凯撒,带着他筹备了十年的太空史诗续作。
另一边是神秘的东方天才贺凡,带着一部预告片就封神的末日科幻。
我的天,光是想想我就要疯了!”
“这已经不是两部电影的战争了,这是东西方顶级工业实力的一次正面碰撞!”
全球影迷的热情被瞬间点燃,各大电影论坛的服务器都因为激增的流量而几度瘫痪。
而在好莱坞的核心圈层,这场对决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好莱坞报道者》的最新一期杂志,封面人物正是《星际远征3》的导演。
那个头顶无数光环,手握数座奥斯卡小金人的传奇——詹姆斯·凯撒。
在专访中,记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最热门的话题。
“凯撒导演,对于来自华夏的《流浪地球》选择与您在同一天上映,您有什么看法?”
凯撒靠在沙发上,标志性的花白胡子下,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摩挲着手中的雪茄,语气从容得像一位大学教授在点评学生作业。
“我看了那支预告片,非常……有雄心。”
他特意在“有雄心”这个词上加重了语气,“特效做得很棒,看得出来他们花了很多钱,也很有想法。我很欣赏这种勇气。”
他顿了顿,弹了弹雪茄的烟灰,
继续说道:“电影工业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一部好的科幻电影,它的核心不是特效堆砌,而是成熟的叙事体系和能够引发全球观众共鸣的价值观。
这需要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不是一支惊艳的预告片就能解决的。”
“我很高兴看到竞争,竞争能促进行业进步。”
凯撒最后总结道,他对着镜头举了举雪茄,眼神里带着一种长辈式的宽容,“我祝他们好运。”
这篇采访一经发布,立刻被全球媒体疯狂转载。
凯撒的每一句话都说得滴水不漏,既表现了自己的绅士风度,又不动声色地将《流浪地球》定义为一个“有勇气的挑战者”和“特效不错的偏科生”。
言语之间那种根植于骨子里的傲慢和轻视,几乎毫不掩饰。
这种态度,也代表了整个西方主流舆论的看法。
全球最大的博彩公司,第一时间为这场票房大战开出了赔率。
《星际远征3》的全球票房预测,稳稳地指向了二十亿美元大关,赔率低得毫无悬念。
而《流浪地球》的盘口则显得有些惨淡。
博彩公司普遍认为,这部电影能在华夏本土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一旦走出海外,其票房将会断崖式下跌。
他们给出的全球票房预测,仅仅是五亿美元。
财经频道的专家们则分析得更加露骨。
“我们必须承认,《流浪地球》的预告片是一次现象级的营销。”
但电影的成功,最终还是要回到最基础的商业逻辑上来。”
一位华尔街的资深分析师在电视节目中侃侃而谈,
“《星际远征》是一个拥有超过二十年历史的全球顶级IP,它的粉丝基础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
“而《流浪地球》呢?它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海外观众来说。”
“它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故事,一个陌生的文化背景,和一群陌生的演员。”
“你如何说服一个得克萨斯州的农夫,或者一个巴黎的白领,去关心一群华夏人如何推着地球逃难?”
“所以,我的结论很明确。”
分析师对着镜头摊开手,
“这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
“派拉蒙选择同一天上映,不是鲁莽,而是精准的商业绞杀。”
“他们就是要用自己最强的王牌,彻底把这个刚刚冒头的东方挑战者,按死在摇篮里。”
负面舆论如潮水般涌来,国内的网络上也因此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无数影迷忧心忡忡,觉得凡尘集团这次的定档太过冲动,简直是自杀式攻击。
就在这风口浪尖之上,所有人都想知道,那个一手缔造了这一切的贺凡,会作何回应。
当天晚上,贺凡的个人微博更新了。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激烈反驳,甚至连一张图片都没有。
只有一句简简单单的话。
“看了凯撒导演的采访和华尔街的分析,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高考749:拒绝清北选国科大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