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材料瓶颈,硫磺困局与暗流博弈
议事堂内,气氛凝重如铅,与工坊那轰鸣不息的钢铁交响形成鲜明对比。烛火在窗隙穿风中摇曳,映照在众人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萧月瑶将一份泛黄的物资清单轻轻置于檀木长案之上,指尖微顿,秀眉紧蹙,仿佛那纸页承载着千钧重压。
“……情况就是这样。”她声音清冷,却透着一丝疲惫,“我们现有的硫磺库存,最多只能支撑军工司全力生产三个月。硝石可通过新建硝田持续补给,但硫磺——北境本地矿藏稀少,仅有的几处矿脉品位极低,提纯成本高昂,得不偿失。此前依赖南方走私渠道,如今朝廷与三皇子联手封锁,南方商路已断七成,余下三成也随时可能被彻底掐断。”
堂内一片寂静。硫磺,火药三要素之一,缺一不可。没有它,燧发枪不过是沉重的铁管,火炮也只是冰冷的铸铁雕塑。黑山坳苦心经营的工业体系,正面临核心原料断供的生死考验。
林烨端坐主位,指尖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如同工坊水轮的节拍。他目光低垂,却未落在清单上,而是凝视着案角那枚从第一批火药残骸中捡出的硫磺结晶——微黄、脆裂,却曾炸开新局的序幕。
他知道,这一天终会来临。工业化不是图纸上的理想,而是在资源、权力与生存夹缝中挣扎的现实。只是他未料,困局来得如此迅猛,竟在锻锤初成、兵工初具之时,便以“断粮”之势压顶而来。
“商务司可有其他出路?”他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回避的锋利。
萧月瑶抬眸,目光如刃:“已多方探路。西域商人手中有货,但要价是市价的三倍,且运输需穿越沙漠与盗匪区,每批损耗近两成。此外……”她顿了顿,“山鹰部的斥候在北部雪山深处发现多处地热喷口,周围岩层呈典型硫化特征,初步判断可能存在天然硫磺矿。但那片区域海拔极高,终年积雪,气候无常,更有数个未归附的游牧小部族盘踞,视外人为敌。开采,难如登天。”
堂内众人神色各异。有人摇头,有人低语:“雪山?那地方连猎人都不敢深入,更别说开矿。”
林烨却缓缓抬首,眼中寒光一闪,仿佛利剑出鞘,随即化为熊熊燃烧的决心之火:“再难,也要试。”这一刻,他的眼神如钢铁般坚定,彰显出无与伦比的领导力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他站起身,踱步至墙边悬挂的巨幅北境舆图前,指尖重点击在雪山区域:“双管齐下:第一,商务司继续与西域商人谈判,价格可让步,但必须签订长期协议,分批交付,确保不断供。同时,以丝绸、精铁、玻璃器皿为抵押,换取信用贷款。”
他转身,目光扫过众人:“第二,勘探队即刻组建。由山鹰部精锐斥候引路,格物院派三名地质学徒随行,携带便携式提纯炉与采样工具。阿牛,你带五名锻打区骨干,负责工程支持与防御工事搭建。此行不求速成,但求确证矿脉规模与可采性。”
“明白。”萧月瑶肃然领命。
“此外。”林烨声音陡然转冷,“三皇子不会只在商路上设卡。他们要的,是彻底扼杀我们的工业命脉。我怀疑,他们的手,已经伸进了黑山坳。”
话音落下,堂内空气骤然凝滞。
三日后,格物院提纯工坊告急——新一批硫磺纯度骤降,仅达标准值的六成。若用于火药,极易引发炸膛。
阿福带着数据墙记录追查,发现原料入库时纯度合格,问题出在“二次提纯”环节。他调取每日检测记录,发现连续五日数据被轻微篡改,幅度极小,若非他建立“偏差预警线”,几乎难以察觉。
追查至记录员——一名新归附的流民,名叫“周文远”,自称原是南方书吏。搜身时,其袖口暗袋中搜出一枚铜质令牌,正面刻“三皇子府”篆文,背面隐有“细作营”三字。
更令人震惊的是,此人每日记录后,会以“整理卷宗”为由,独处一室半个时辰。张猛带司法卫突袭,发现其在密纸上用米汤书写暗语,内容为:“硫磺纯度已扰,黑山坳火药产能将损三成,待命。”
就在萧月瑶即将启程与西域商人谈判的前夜,黑山坳主硫磺仓库突发大火。火势凶猛,虽被惊雷队迅速扑灭,仍烧毁三成库存,价值相当于两个月的军工产量。
现场勘查发现:仓库门锁无撬动痕迹,但通风口有新鲜脚印,灰烬中检出一种特制松脂火绒——非本地所有,而是三皇子私军惯用的“夜行火种”。
林烨站在焦黑的库房前,手中捏着那团烧焦的火绒,声音冰冷:“他们不是要烧毁硫磺,是要烧掉我们的谈判筹码。这一把火,是打给西域人看的——告诉他们,黑山坳不稳,不必认真谈。”
为确保勘探可行,林烨组织格物院、山鹰部、军工司三方协同,制定详尽方案:
1. 极寒环境应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