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骑兵刚勒马转向,一支吹箭从树后射出,正中脖颈,他闷哼一声,栽下马背。另一队试图绕道侧翼,却被滚木礌石封死去路,进退不得。
北境的防线,此刻如“狼皮裹铁盾”——
雪狼部的猎场战术是柔韧的狼皮,能灵活缠绕、牵制敌军,以地形与经验为刃;
黑山坳的工业武器是坚硬的铁盾,能精准打击、撕开阵形,以火器与纪律为骨。
两者相裹,既防得住骑兵冲锋,又藏得住伏击杀机。这不是简单的防御,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猎杀”。
激战半日,胡彪损兵六百余人,战马折损三百余匹,却连鹰嘴崖的第一道防线都未能突破。士气低落,补给线又被游骑骚扰,只得狼狈后撤二十里下寨,扎营固守。
鹰嘴崖大捷的消息,如风雪般迅速传遍西部荒原。
三日后,一支来自赤鹿部的使者队伍抵达黑山坳。他们衣着简朴,身披兽皮,首领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须发皆白,却目光如炬。
他将一张完整的雪豹皮献上,郑重道:“林首领,我部居于西荒,世代被帝国征税、强征壮丁,苦不堪言。今见北境护百姓、打帝国军,百姓不逃反助,将士不惧反战,方知世间竟有如此治世。我赤鹿部愿归附,献兽皮百张、壮丁三百,誓与北境共守山河!”
林烨起身相迎,亲手扶起老者,声音温和却坚定:
他命人取来一面新制的北境盟旗——其上绣着雪狼、铁砧与麦穗,象征部族、工业与民生的三位一体。
“这面旗,不属我林烨,不属雪狼部,属所有愿守护北境的人。”
使者含泪接过,跪地盟誓。那一刻,西部荒原的风,仿佛也带上了暖意。
胡彪败退后,独坐中军大帐,帐外风雪呼啸。
他手指划过一张粗糙的陷马坑草图,眉头紧锁。图上,坑距、索位、箭道皆有标注,显然出自经验老到的工事官之手。
“这群蛮子……竟有如此缜密的陷阱布设?”他低声自语,第一次对“蛮夷无战术”的认知产生裂痕。
他抬头看向副将:“下次再攻,先查他们的猎道。雪狼部靠祖传猎路行动,必有固定路径。我们可派精锐夜袭,断其斥候,扰其补给。”
副将点头:“将军英明。只是……他们火器犀利,若再结阵强攻,恐伤亡过重。”
胡彪冷哼:“火器?不过是些惊雷响罢了。他们靠百姓撑着,只要断其粮道,围而不打,不出一月,百姓先乱,军心必散。”
他站起身,望向黑山坳方向:“朝廷律法才是正道,北境那套‘共守’‘自治’,不过是乌合之众的幻想。没有律法约束,何来秩序?没有中央集权,何来长久? 北境这摊火,烧得再旺,也只是一时野火,终将被帝国的铁律扑灭。”
副将附和:“正是。等我们拿下黑山坳,第一件事就是拆了他们的‘民议堂’,重立帝国律碑。”
胡彪嘴角微扬:“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秩序。”
鹰嘴崖的战报传回黑山坳,林烨正在格物院视察雷公炮的弹药生产。他接过战报,只淡淡点头:“萧锐守住了,很好。”
随即下令:“优先将暗网运来的粮食补给鹰嘴崖附近百姓,再调拨硫磺给军工司,确保前线弹药充足。”
忠伯不解:“前线将士也缺粮,为何先给百姓?”
林烨望向窗外的雪原,风雪中,一队民夫正艰难地运送粮车。他轻声道: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民心,才是我们最坚固的城墙。”
议事堂内,林烨与萧月瑶对坐于沙盘前。
“韩虎在用胡彪的命,来称我们的斤两。”林烨道,“他知道了我们有埋伏,有火枪,熟悉地形。下一步,他不会再这么莽撞了。”
萧月瑶蹙眉:“他会不会转而强攻西路,切断我们与雪山矿脉的联系?那里是我们的命脉,若矿脉被断,火药、钢铁都将枯竭。”
林烨走到沙盘前,指尖轻点西路:“雪狼谷易守难攻,谷道狭窄,两侧峭壁可设滚木礌石。阿牛带一队惊雷营和雪狼部主力协防,更有巴图亲自督战。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后勤线没那么容易断。”
他指向一条隐秘的猎道:“韩虎扎营围困时,我已派人通过雪狼部猎道,将暗网运来的硫磺、粮食送往前线。雪狼小队长说:‘这些粮是青禾部连夜磨的,硫磺是雪山矿新采的,够守一个月。’”
他冷笑:“他若去西路,碰的钉子会更硬。我猜……他会继续在中路做文章。”
果然,韩虎大军主力在黑山坳外八十里处停下,依山傍水,扎下连绵营寨,深沟高垒,鹿角拒马层层设防,摆出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
他不再轻进,而是派出数支小股精锐斥候,日夜不停地侦察,试图摸清棱堡防线的漏洞、火炮布设位置、后勤补给路线。更有细作混入流民,试图打探内部虚实。
同时,他下令中军开始构筑“炮台阵地”,虽无雷公炮,但其重型投石机与破城弩的射程,已可威胁棱堡外围工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