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胖管事赵大海达成默契后,王林的日子过得愈发低调。
他几乎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不必要来往,像个真正的苦修士一样,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两件事上——种地,和练习法术。
尤其是新到手的“回春术”。
这个法术,成了他新的研究课题。
茅草屋后的灵田里,王林盘膝而坐,双目紧闭。
他伸出一只手,掌心贴在略显贫瘠的灰白色土地上。
“回春术。”
他心中默念法诀,丹田内的灵力开始运转。
与金、水、火、土四种属性的灵力不同,木属性灵力,带着一种温和而绵长的生机。
一缕淡绿色的灵力,顺着他的手臂经脉,缓缓流入掌心,然后,再透过掌心,注入脚下的土地。
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过程。
他能清晰地看到,那缕绿色的生机,如同滴入清水中的一滴墨,慢慢地在土壤中扩散开来。
所过之处,那些板结的,缺乏灵气的土壤,被注入灵气,开始变得松软,湿润。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的草木根系,也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
但这个过程,对灵力的消耗非常大。
仅仅是滋养巴掌大的一块土地,就消耗了他体内近一成的木属性灵力。
“不行,效率太低了。”
王林停下法术,皱起了眉头。
按照这个消耗速度,他就算把丹田里的灵力全都抽干,也滋养不了一分地。
这和手册上说的,完全不一样。
他再次沉下心,仔细研究《灵植夫进阶手册》中关于“回春术”的描述。
“……回春之要,在于引动天地之木灵,而非独耗己身之力……”
原来如此。
王林恍然大悟。
他之前的做法,完全是靠自己丹田里的灵力去硬灌,是最低效,也是最笨的办法。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自身的木灵力为引子,去撬动、牵引弥漫在天地之间的,无处不在的木属性灵气,然后将这些“借来”的力量,注入土地。
这就像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片干草。
想通了这一点,王林立刻开始第二次尝试。
这一次,他没有急着输出灵力。
而是先将自己的神识,沉入脚下的土地,去感应那些游离的,淡绿色的光点。
这些光点,就是天地间的木属性灵气。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从丹田里牵引出一丝比发丝还要细的木灵力,像一根探针,轻轻地触碰到了其中一个光点。
嗡。
那个光点受到了吸引,主动靠了过来。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越来越多的绿色光点,被他这一丝灵力吸引,汇聚过来,形成了一股微弱的,但却源源不断的绿色气流。
“成了!”
王林心中一喜,立刻引导着这股气流,缓缓注入土地。
这一次,效果天差地别!
同样是滋养巴掌大的土地,他自身灵力的消耗,连之前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他就像一个找到了窍门的工程师,开始不知疲倦地,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
从一开始只能牵引三五个光点,到后来能牵引成百上千个。
从一开始只能滋养一小块土地,到后来能覆盖整片田垄。
他的“回春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生涩,到熟练,再到精通。
时间,就在这种枯燥的,周而复始的练习中,悄然流逝。
一年后。
王林十岁了。
他的个子长高了不少,脸上也褪去婴儿肥,变得棱角分明,眼神沉静,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十岁的孩子。
这一年里,他几乎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茅屋和灵田。
坊市外围的邻居们,对他的印象,也从一个运气好的幸运儿,变成了一个沉默寡神的种地怪人。
他们经常能看到,那个瘦小的身影,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在田里忙碌着。
有时候是施展“小云雨术”,精准地给每一株幼苗浇水。
有时候是施展“回春术”,让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
他的法术,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你们看,王家那小子,又在玩花了。”
“是啊,你瞧他那手‘回春术’,绿光都快把地给染绿了!他到底有多少灵力啊?经得起这么折腾?”
“谁知道呢?这孩子邪门得很。不过你还别说,他那三亩破地,现在看着,比我的都肥沃了!”
确实。
经过王林一年不间断地,用圆满级的“回春术”滋养,他那三亩下品灵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灰白色的贫瘠土壤,如今已经变成了深邃的黑褐色,油光发亮,抓一把在手里,都能感觉到里面蕴含的充沛灵气。
这哪里还是下品灵田?
这分明就是一块货真价实的中品灵田!
王林看着自己的杰作,心中充满了满足感。
他们只看到他法术的邪门,却不知道,这是他耗费了整整一年,练习了不下数万次回春术后,才达到的成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自动修炼,每三年提升一层!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自动修炼,每三年提升一层!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