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嬴政点头,已经开始想象群臣围着鸳鸯锅进食的场景。北方将领涮着肥牛,南方谋士品着鱼片,再也没有口味之争,何等和谐!
三天后,少府令捧着新造的青铜鸳鸯锅走进咸阳宫。锅身刻着精美的云纹,中间的隔板与锅体浑然一体,双耳上还镶嵌着绿松石,比天幕里的铜锅华丽十倍。
御膳房里,羊汤和骨汤同时在锅中沸腾。嬴政亲自用匕夹起一片鹿肉,在羊汤里涮了三下,蘸上用肉酱调和的酱料送入口中 —— 鲜嫩的肉汁混合着浓郁的羊香,比之前煮整块肉美味百倍!
“妙哉!” 他又夹起一块鱼片,在骨汤里轻涮后入口,清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旁边的李斯已经吃得满嘴流油,哪里还有半点丞相的矜持。
“传朕旨意,” 嬴政放下匕,擦了擦嘴角,“今后宫廷宴饮,皆用此鸳鸯锅!让各地郡守都来咸阳学习此法,务必传遍大秦!”
*** 与此同时,汉中郡的军营里,刘邦正对着陶罐里的野菜汤发愁。
寒风从帐篷的缝隙里钻进来,吹得烛火摇摇欲坠。他裹紧身上的粗布袍,看着案上发霉的干粮,胃里一阵翻腾。自从被项羽封为汉王,迁到这偏远之地,将士们的士气一天比一天低落,连饭都吃不饱,何谈东进中原?
“大王,天上有光!” 樊哙的大嗓门从帐篷外传来,带着莫名的兴奋。
刘邦披衣走出帐篷,只见漆黑的夜空亮起橙黄色的光芒。光芒中,一口沸腾的大锅正在上演 —— 红汤翻滚,白雾蒸腾,人们围着锅谈笑风生,手里的细木棍上串着肉片,在汤里涮几下就吃得津津有味。
“那是...... 什么吃法?” 刘邦的眼睛瞪得溜圆。他这辈子吃过最好的宴席,也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 —— 几十个人围着一口锅,想吃什么自己涮,简直是神仙日子!
画面里,有人用陶罐做的简易锅演示涮肉,虽然没有隔板,却也煮得热火朝天。几片肉,一把野菜,在沸汤里一滚,立刻变得香气扑鼻。
“原来陶罐也能这么用!” 樊哙拍着大腿,口水差点流到地上,“大王,咱们也试试?”
刘邦的心动了。他看着画面里人们吃得红光满面的样子,突然有了主意 —— 如果将士们能吃上这样热气腾腾的食物,士气定然能大振!
“樊哙,” 他转身回帐,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传我命令,让伙夫把所有陶罐都找出来,架起篝火,咱们今晚就吃这‘鸳鸯锅’!”
“可是大王,咱们没有隔板啊......”
“笨!” 刘邦笑骂道,“没有隔板就分两锅煮!一锅放咱们带来的花椒,一锅煮骨汤,让将士们各取所爱!”
半个时辰后,军营里燃起数十堆篝火。陶罐里的汤咕嘟作响,一边飘着花椒的麻香,一边散发着骨汤的醇厚。将士们围着陶罐,用树枝串着肉片野菜,在汤里涮得不亦乐乎。
“这比发霉的干粮好吃百倍!” 一个士兵吃得满头大汗,冻得发紫的脸渐渐红润起来。
刘邦端着陶罐,看着将士们久违的笑容,心里暖洋洋的。他知道,这口简单的 “火锅”,不仅温暖了大家的胃,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
“等咱们打回关中,” 刘邦举起陶罐,对着星空高喊,“我请弟兄们吃最好的鸳鸯锅!”
“好!” 将士们的欢呼声震得山谷回音,连寒风都仿佛温柔了许多。
*** 西周,镐京的宗庙祭祀正进行到关键环节。
周天子看着鼎里煮得半熟的祭品,眉头紧锁。按照周礼,祭祀用的肉必须煮得恰到好处,既不能太生也不能太烂,可每次都难以把握火候。
天空中突然亮起的橙光打断了祭祀仪式。当看到画面里那口沸腾的鸳鸯锅,以及人们精准控制涮肉时间的样子,周天子愣住了 —— 原来煮肉还能这么灵活?
“快!” 他对着太史令喊道,“记下那锅的样子!今后祭祀,改用这种方法煮肉!”
太史令连忙拿出竹简,颤抖着画出锅的形状。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烹饪方式,或许会改变延续百年的祭祀传统。
*** 唐朝,长安西市的酒肆里,李白正与贺知章对饮。
当火锅的画面出现在天空时,李白手中的酒杯差点掉在地上。他看着画面里红汤翻滚的样子,诗兴大发:“金樽清酒斗十千,红汤涮肉味更鲜!贺监,咱们也仿这仙锅,痛饮三百杯如何?”
贺知章捋着白胡须,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太白此言差矣!当用玉碗盛汤,银箸涮肉,方不负此等美味!”
两人立刻让酒肆老板找来铜锅,虽然没有隔板,却也煮得不亦乐乎。李白边涮肉边作诗,贺知章边饮酒边叫好,引得其他食客纷纷效仿,不一会儿,整个酒肆都飘着火锅的香气。
*** 不同的时空,同样的沸腾。从西周的青铜鼎到唐代的铜锅,从秦朝的宫廷宴到汉中的军营餐,一口锅的革命正在悄然上演。帝王们用它彰显气度,将士们用它鼓舞士气,文人用它激发诗兴,百姓用它温暖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