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3特种耐高温合金的产能预警,如同一道猝然拉响的警报,让尚在规划阶段的“南天门”预研工作直面最现实的冰冷壁垒。钱所长将张彬的判断连夜以最高密级渠道上报,引发了顶层的高度重视。指令迅速下达:不惜一切代价,在一年窗口期内,打通C-73合金的自主、稳定量产通道。
压力如山,直接压在了张彬和他紧急组建的专项攻坚小组肩上。解决方案的核心,落在筹建共和国首个能够满足航天级材料标准的特种金属冶炼试验厂上。厂址选在北方一个拥有重工业基础、地理位置相对隐蔽的三线地区。张彬带着初步设计方案,与工业部特派员、几位国内顶尖的冶金专家,以及一位被紧急征调来的、沉默寡言却手艺通神的八级老钳工,一同扎进了这片尚是荒芜的土地。
蓝图上的核心,是一座能够实现超高真空和精确控温的大型电弧熔炼炉。然而,当设计图纸转化为零部件采购清单时,冰冷的现实一次次将热情浇灭。所需的耐高温合金炉衬材料,国内性能不达标;大功率真空泵的抽速和极限真空度,距离设计要求相差甚远;用于精确控制合金成分的在线监测探头,更是闻所未闻。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在面对这种极端苛刻的工艺要求时,显出了它稚嫩而吃力的底色。
“张工,不是我们不想造,”一位负责协调的工业部干部搓着手,脸上写满了无奈,“这真空密封件的精度,现有的机床根本加工不出来,误差太大,漏气率下不去。还有这测温仪,最高量程和精度……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张彬沉默地听着,手指在粗糙的机床加工样品上划过,感受着那微米的误差所带来的巨大鸿沟。他理解这种无力感,但这并不能成为放弃的理由。时间不等人,预研进度更不等人。
与此同时,根据合作协议派驻在华的苏联冶金专家伊万诺夫,也参与了此次攻坚的顾问工作。这位身材高大、有着一头浓密棕发和一双锐利蓝眼睛的专家,带着某种优越感与审视的目光,审视着中方提供的、经过大幅简化和修改后的炉体设计图。
“同志,”伊万诺夫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对张彬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以你们目前的工业水平,想要稳定冶炼出达到设计标准的C-73,可能性低于百分之十。尤其是杂质控制,没有我们提供的核心工艺包和关键设备,你们连合格的母合金都难以熔炼。”他指了指图纸上几个被他用红笔圈出的、张彬刻意保留的技术难点,“这里,还有这里,是你们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
面对伊万诺夫近乎宣判的结论和国内供应链的无力,张彬知道,常规路径已经走不通。他必须兵行险着。
在一个无月也无风的深夜,张彬以检查核心设备安装为名,独自进入了尚未完工、守卫却已极其森严的熔炼车间。巨大的炉体在昏暗的安全灯下投下狰狞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机油的味道。他屏息凝神,确认四周无人监视后,意识沉入【无限空间】。在那浩瀚的50万立方米储物空间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存放着少量系统早期签到获得、却因时代局限一直无法动用的高纯度金属原料和催化剂——几块闪烁着幽暗银灰色光泽、纯度远超这个时代认知的铌锭、钽锭,以及一小瓶密封的、成分复杂的粉末状晶粒形核促进剂。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微量粉末状的促进剂和经过物理粉碎、外观与普通工业原料无异的超高纯度金属碎屑,将它们混入次日即将进行首次小规模试验熔炼的、经过精心计算的基础原料中。这个过程极其短暂,他的动作快如鬼魅,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是他首次将系统直接提供的、超越时代的基础材料用于现实生产,风险巨大,但为了抢时间,他别无选择。
首次试验熔炼在一种凝重而压抑的气氛中开始。伊万诺夫抱着双臂,站在观察窗外,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怀疑。工业部特派员紧张地搓着手。老钳工则一言不发,布满老茧的手稳稳地操控着辅助设备。张彬站在主控位,表面上平静,内心却紧绷如弦。
电弧在真空室内引燃,发出刺目的光芒。金属在高温下熔化、精炼、合金化……整个过程看似与常规试验无异。然而,当熔炼结束,样品被取出进行急速冷却和后继检测时,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出现了。
化验员几乎是奔跑着送来检测报告,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成了!杂质含量……比设计要求还低一个数量级!晶粒度均匀,初步力学性能……超、超过了预期指标!”
“这不可能!”伊万诺夫第一个冲上前,抢过检测报告,那双蓝色的眼睛死死盯着上面的数据,仿佛要将纸张烧穿。他反复核对着样品编号和检测条件,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无法理解。他猛地转向张彬,目光锐利如刀,用俄语急速地对自己的翻译说了几句,然后紧紧盯着张彬,用生硬的中文直接发问:“张工程师,这次试验,你们使用了什么特殊的催化剂或者原料预处理工艺?尤其是……促进晶粒细化的那个关键成分,来源是哪里?这绝不是你们现有技术能达到的效果!”
现场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都看向张彬,工业部特派员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张彬迎向伊万诺夫探究的目光,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他用平静而肯定的语气回答:“伊万诺夫专家,这次成功,主要归功于我们前期对基础原料的严格筛选和预处理,以及,”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旁边沉默的老钳工,“老师傅们对设备极限的精准掌控。可能是某个环节的偶然优化,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协同效果。具体机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验证。”
这个解释显然无法让伊万诺夫满意,他狐疑地看了看张彬,又看了看那块闪烁着完美金属光泽的样品,鼻子里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没有再追问,但眼神深处的疑虑却更深了。
几天后,一份用特殊密码加密的电波,从伊万诺夫在北京的驻地发出,飞向莫斯科。电文在例行汇报了C-73合金试验取得“意外”进展后,特别加上了一句经过斟酌的判断:“……根据现有迹象分析,中方可能通过未知渠道,掌握了一种或多种涉及高纯度金属提炼或合金化的关键技术,其效果显着,来源不明,建议予以高度关注并设法探明。”
戈壁的风沙吹不到这片正在崛起的工业基地,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技术争夺与窥探,却已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