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这两天,始作俑者孙薇及其小团体,如同打了胜仗的鼓手,在各个宿舍楼道、水房、盥洗室里高谈阔论,唾沫横飞。她们绘声绘色地给虞小满扣上“生活腐化”、“作风奢侈”、“来路不明”的大帽子,甚至用暧昧不清的语气和挤眉弄眼的神态,向所有愿意听的人暗示:虞小满一个外地小城姑娘,凭什么用那么好的东西?肯定是靠出卖身体,傍上了有钱的老男人,才换来的这种奢侈生活!
这些恶毒的流言像污水一样在女生宿舍楼里肆意流淌。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虞小满,却像一块沉入深潭的玉石,异常平静。
她对所有窃窃私语和指指点点视若无睹,依旧按部就班地看书、做笔记、去食堂吃饭、在图书馆待到闭馆。
她的作息规律得可怕,脸上甚至看不出多少情绪波动,仿佛那些足以逼疯一个普通女孩的恶毒揣测,只是拂过耳边的微风。
就这点舆论风暴还想搞她心态?虞小满内心甚至觉得有些可笑。
上一世在娱乐圈,她经历过的全网黑、被对家买通稿造黄谣、被私生饭跟踪恐吓……哪一件不比现在这校园级别的八卦恐怖百倍?那才是真正的腥风血雨,眼前这点小打小闹,简直如同儿戏。
她这种超乎常人的云淡风轻,反而让一些原本将信将疑的人开始动摇,暗自质疑起谣言的真实性——若真做了亏心事,怎能如此坦然?
转眼到了周一,上午有课。
301宿舍四人展现了空前的团结,李曼和周晓薇一左一右走在虞小满身边,苏晴更是如同护崽的母鸡,昂首挺胸走在最前面,眼神凌厉地扫视着周围。
然而,无论是食堂打饭时,还是走在去教学楼的路上,亦或是坐在课堂里,她们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探究、好奇、乃至不善的目光。
压低声音的议论如同嗡嗡作响的蚊蝇,挥之不去。
苏晴气得脸色发白,一路都在用又快又急的上海话低声骂人:“册那!看什么看!眼睛瞎掉了是伐?脑子瓦特了!”她恨不得冲上去跟那些嚼舌根的人理论。
反倒是虞小满,轻轻拉了拉她的胳膊,语气平静地安慰道:“好了,晴晴,别为这些人生气,不值得。狗咬你一口,你难道还要咬回去吗?”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或明或暗的视线,用一种超越年龄的通透和淡然,说出了那句后来被无数人引为“名言”的话:
“不要在意这些噪音。你站在一楼,看到的自然都是垃圾和蝇营狗苟;但当你站在十楼、一百楼,你眼中看到的,便是广阔的风景。 你的高度,决定了你的视野和心境。”
这番话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和力量感,清晰地落入了附近不少人的耳中。
这格局,这思维层次!瞬间让许多单纯的八卦和恶意都显得低级又可笑。甚至连一旁路过的系里老师听到,都忍不住暗自点头赞叹:这学生,心性了得!
然而,高尚的言论并不能立刻扑灭卑劣的谣言。
经过周末两天加上周一一上午的发酵,虞小满的事情几乎传遍了整个校园,并且被编排出了无数个荒诞离奇的版本:
“听说了吗?法律系那个虞小满,被一个比她爸还老港商包养了!”
“何止啊!听说她同时交往好几个,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
“什么家教?就是出去卖的!不然哪来那么多钱!”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白瞎了那张脸和那么好的成绩……”
这些充满恶意的揣测如同病毒般扩散,性质极其恶劣。
学校系里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不仅仅是因为流言本身,更因为虞小满是他们今年高分招考进来的尖子生,江浙地区的文科第一名!
录取前是经过严格政治审查的,家庭背景清白,个人表现优异。
这样一名备受期待的优秀学生,突然陷入如此难堪的舆论漩涡,且涉及“生活作风”这一在80年代极其敏感的问题,必须立刻严肃查清,给所有人一个交代,绝不能任由事态发展,毁掉一个学生的前途,也损害复旦的声誉!
系里领导分别找孙薇和虞小满谈话。
面对调查,虞小满秉持“假话不说,真话不全说”的原则,坦然应对。
“我和陆教官是老乡,之前因为某个保密事件,我作为被挟持人员协助了调查工作。礼服也是刚好他工作紧急需要一位女伴出席一场正式活动,临时借给我穿了一次,本来打算周末归还的,还未来得及。钢笔也是陆教官送我的”
她将陆怀瑾抬了出来,事件只不过换了顺序而已,理由正当且难以核实细节,现在唯一的细节就是两支钢笔,最贵的是那个万宝路,不知道会不会漏破绽,不过就算漏破绽,她也想好了应对计策。
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合法、合规、合理的,只是她不想过早的暴露太多。
陆怀瑾啊陆怀瑾,就看你有没有良心了,姑奶奶也算帮过你,到你报恩的时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顶流到八零,我靠才华逆袭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顶流到八零,我靠才华逆袭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