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7年10月24日 13:00
大场镇,这座淞沪会战的核心堡垒,此刻已沦为真正的人间炼狱。
相较于马桥宅的野战工事,大场镇的防御体系更为复杂,依托着镇区的残垣断壁、预先构筑的钢筋混凝土碉堡以及纵横交错的战壕和交通壕。然而,在日军连日来的狂轰滥炸下,整个镇子已几乎被夷为平地,到处都是燃烧的房屋、扭曲的钢筋和坍塌的瓦砾。空气中弥漫着比马桥宅更加浓烈的硝烟、血腥和尸体腐烂的混合恶臭。
顾明洲所在的这段战壕,属于十八师一零七团三营的防御区域。他们这些刚从马桥宅撤下来的残兵,被匆匆补充进严重减员的连队,甚至连口热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被军官嘶哑的命令声里进入阵地,分发弹药,准备迎接日军的下一波进攻。
补充的弹药依旧是老旧的汉阳造步枪弹,每人只有可怜的二十发,外加两枚木柄手榴弹。这就是他们坚守阵地的全部依靠。
顾明洲靠坐在战壕壁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恢复体力。他小口抿着水,慢慢咀嚼着一块硬如石头的压缩饼干。
系统带来的“英魂复苏”状态似乎在加速他身体的恢复,肋下和手臂的伤口传来持续的麻痒感,体力也在缓慢回升。他默默查看着自己的储备:从日军那里缴获的大半壶水,一只三八大盖和单兵日军满基数子弹,以及2枚九七式手雷,分给李老四几个后还剩小半袋的日军干粮。这份“家当”,在清一色汉阳造的阵地上,显得格外扎眼。
他的到来,在这支陌生的部队里掀起了细碎的波澜。
“听说了吗?那川军弟兄,一个人从马桥宅杀出来的,宰了好几个鬼子!”
“可不是吹的,李老四他们几个都是他救的,不然早埋在那边了!”
“二十六师……那可是打光了都没退的硬骨头啊!”
“就是这身鬼子装备,看着有点别扭……”
议论声里没有太多恶意,更多的是好奇与敬佩,偶尔掠过的审视目光,也带着战场特有的审慎——毕竟在这人命如草芥的前线,每一个并肩作战的人,都得靠实力赢得信任。李老四蹲在顾明洲身边,一边擦拭着自己的汉阳造,一边低声道:“顾兄弟,别往心里去,弟兄们都是打鬼子的,相处久了就知道了。”
话音刚落,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一名挂着中尉军衔的中年军官带着两名卫兵走来,脸色黝黑阴沉,眼神锐利如刀。他是三营二连的连长胡烈,阵地上都叫他“胡阎王”,脾气暴躁却治军极严,打起仗来更是身先士卒。
“你就是二十六师的顾明洲?”胡连长停下脚步,上下打量着他,语气里带着不加掩饰的审视。
“报告长官!原川军二十六师三团二连士兵顾明洲,向您报到!”顾明洲挣扎着想要起身敬礼,肋下的伤口牵扯得生疼。
“坐着吧。”胡连长摆了摆手,目光落在他手边的三八大盖和腰间的九七式手雷上,眉头微蹙,“这些装备,都是缴获的?”
李老四连忙上前一步解释道:“报告连长!是顾兄弟在撤退路上,从鬼子手里缴获的!他枪法好,人也仗义,要不是他,我们几个都回不来!”
胡连长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语气陡然严厉起来:“我不管你怎么缴获的,到了我这个连,就得守我的规矩!步枪上交,换咱们的汉阳造”
“连长!”李老四急得站起来,“顾兄弟用惯了三八大盖,打鬼子准得很,上交了多可惜啊!”
顾明洲的心也猛地一沉。三八大盖他有近120发子弹可用,换汉阳造才20发子弹。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急切,语气诚恳却坚定:“长官,不是我抗命。这枪我用着顺手,射程更远,能多杀鬼子。现在弹药匮乏,把汉阳造的子弹节约给兄弟们用吧。”
“放肆!”胡连长大喝一声,眼神陡然凌厉,“你敢抗命?”
两名卫兵往前迈了一步,手按在腰间的手枪上,气氛瞬间僵住。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刺耳的防空警报突然划破天空:“呜——呜——”
“炮击!快隐蔽!”战壕里响起军官们急促的嘶吼。
日军的炮火永远来得如此猝不及防,不给人半分喘息之机。
胡连长脸色一变,厉声吼道:“隐蔽,准备战斗!”他看了顾明洲一眼,没再提上交装备的事:“好好打鬼子,别给川军丢脸”!说完转身带着卫兵冲向指挥位置。
炮火如同惊雷般炸响,“轰!轰!轰隆!”密集的炮弹如同犁地般覆盖了整个阵地,大地震颤不止,泥土和碎石雨点般落下,刚刚稍显平静的战壕瞬间被火海和烟尘吞噬。
顾明洲一把抓起三八大盖,迅速扑向一个被炮弹炸出的临时射击位。李老四和几名士兵也立刻散开,各自寻找掩体,没人惊慌失措,即便头顶炮弹呼啸,每个人的动作都沉稳有序——这是血与火淬炼出的战场本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重生川军,杀鬼子续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抗战:重生川军,杀鬼子续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