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七海一边沉思一边囫囵地走回去,嘴里不住地叨念着:“猪胰子皂简单可做,虽然也许有人做了,但都是自家自用,只要把模具弄得精致些,有个图案、logo什么的,应该好卖,至于皂角水……”
“海弟,你在念叨什么呢?什么搂狗?你要搂什么狗?”和陶虎从集市采买回来的大春,当头就看到陶七海愣愣怔怔地走在路上,嘴里还神神叨叨地念着什么,于是就问了一句。
正沉浸在自己商业帝国大厦计划里的陶七海被冷不丁地这么一喊,吓了一跳,看到大春……身边的陶虎,瞬间眉开眼笑,兴奋地喊起来。
“陶虎哥!”
陶虎虎躯一震,竟然莫名感到心慌,“怎,怎么,怎么了?”
“虎子哥,你结巴了?”
提溜着菜的大春也不禁看着陶虎,刚才一路上不是嘴皮子挺溜的吗?
“没,没有。说,说吧,喊,喊我干啥。”
“也没什么大事,走走走,咱们去你家里说。”说着,就拉着陶虎往他家走去,而陶虎却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大春,那激动的小眼神仿佛在说:春啊,救我!
然而,大春却给他一个微笑:去吧,小虎!然后提溜着菜和肉回家去了。
虎躯又一震的陶虎只好跟着陶七海走。
来到陶虎家小院,陶七海就看到山伯带着一众儿媳和四冬正猫在院子里编竹包,当然主力还是山伯和四冬,张氏和何氏是打辅助的,负责一些简单的编织。
雅集一事之后,竹包的编织活儿就没停过,而且大有蒸蒸日上的趋势,所以,山伯老手一挥,让自家儿媳也参与进来了,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每人的手工费是二十文一天。
张氏和何氏都高兴不已,听说去陶老爹家帮忙造房子也才十八文一天呢,他们干的还是力气活,而她们做的可是编竹包,这能有什么难度?
自从嫁过来就见公爹一直在编,看都看会了。
结果,看都看会的两人一上手,就不会了,惹得山伯嫌弃她们笨,嫌弃了好几天,她们才能勉强上手。
以前山伯编竹篮竹篓,做木工等等,可谓是闲情逸致,有心情了就做几个,没钱了,也做几个。总之一切看山伯意愿。
但什么事情都不能多做,一旦形成产业链,就会有怨气。这不,山伯他们还没形成产业链,只是为芸绮坊提供竹包呢,就已经怨念丛生。
所以,陶七海闯进院子里时,山伯率领一众人齐齐地抬起头来,他这才看清众人的神色,怎么说呢,一个个的满是班味。
“噗嗤!”
陶七海忍不住笑了出来,原来世界都是一样的,管你是古代还是现代,历史还是架空,都一样,是牛马。
山伯一看是陶七海,很是激动地把他招到跟前,道:“海啊,你能不能跟芸绮坊的宋家说,这竹包,咱们先做这一批,等过完年开春后再做?山伯这手啊,倒是无所谓,就是你张嫂、何嫂她们……遭不住啊。”
张氏和何氏原本也想吐槽来着,但听到公爹这么一说,反倒不好意思了,脸刷地红起来,一个劲儿说:“我们没事,没事,还是公爹最辛苦。”
陶七海仔细想想,就答应下来,但他还是问道:“山伯,您干嘛不多招几个人来帮忙呢?我看咱们陶家村手巧的人还挺多的。”
“这,这,怎么行呢?”山伯忧愁道,“把人招来了,不得教他们吗?把他们教会了不得饿死师傅吗?不行不行,我这手艺还想留给子孙后代享福呢。”
才三岁的大孙子和一岁的小孙子像是听到了爷爷的关爱,立马嘿嘿笑起来,惹得院子里一众人都笑开了花。
陶七海虽然知道招来的人学是肯定学不了多少,但也理解这时代人对手艺的看重,手艺就是安身立命之本啊。
“要不,让陶牛哥、陶驹哥、陶虎哥他们也加入进来?”
陶老爹想了想,还是摇头,“他们手太笨了。”
被嫌弃笨的陶虎虎躯不震了,头瞥向一边,不屑一顾。
“没关系的,山伯,你们只需要把握好关节点,其他简单的地方就让他们去做好了,省时省力呢。”
陶七海想的可不只是省时省力,还有管理,要是以后能稳定提供竹包,估计竹包厂都得办起来,到时候没一个又懂技术、又会管理的人可不行。陶七海的建议也是希望山伯能从技术员的身份抽离出来,当一回管理者。
还蒙在鼓里的山伯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眼神一一飘过他的儿子们,觉得他们憨傻是憨傻了些,但也不至于无可救药,也就点头答应下来。
陶牛三兄弟都松了一口气,要是能帮上忙,二十文的工钱可是不少呢。
山伯家还没分家,所以地里的出息全都属于公中的,就连去宋家打短工挣的钱也得交六成公中,剩下的才是自己小家的。
而乡下农村本就没什么收入来源,因此一年到头,不说陶虎了,陶牛和陶驹也才积攒个几百文,连一两都没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逍遥大司农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逍遥大司农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