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下达的瞬间,整支队伍仿佛化作了真正的幽灵,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沉沉的夜色。
林锋的指令精确到了每一个细节,冷酷而高效。
队伍立刻转入“影子模式”,这意味着他们将成为这片山林中最不可捉摸的存在。
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便会选择一处新的宿营地,篝火早已成为禁忌,连煮饭的炊烟都绝不允许升起。
所有吃喝拉撒的痕迹,都被深埋在半米以下的土层中,再用浮土和落叶精心伪装,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这片猎场,必须由他来重新定义规则。
“小石头!”林锋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晰,“带你的人,去南边闹出点动静来。”
小石头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用力点头。
他带着三个最机灵的战士,像狸猫一样窜入黑暗。
他们的任务,是在十里范围内,为追兵布下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面包屑”。
在陈家集南面的山坡上,他们用缴获的日式军靴,踩出了一串间隔均匀、指向明确的脚印,仿佛一支小队刚刚经过;在下游的河滩乱石中,他们故意插上一支折断的步枪枪管,锈迹斑斑,似乎是仓促撤退时遗落;甚至在一处废弃的砖窑洞里,用木炭在斑驳的墙壁上潦草地刻下了三个大字——“幽灵在此”。
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一根根无形的引线,牵引着敌人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王大柱也接到了他的任务。
凌晨三点,正是一天中最黑暗、人最困倦的时刻。
他带领另一支小队,潜行至一处迎风的山坳,点燃了一大堆事先准备好的潮湿柴草。
一股夹杂着刺鼻气味的浓烟猛地冲天而起,在夜空中扭曲、翻滚,像一个巨大的黑色信号。
仅仅数分钟后,远方天际传来了侦察机引擎的嗡鸣。
王大柱冷笑一声,立刻带人撤离,不留半点痕迹。
那股浓烟,足以让敌人的空中之眼做出错误判断,将主力位置锁定在这片早已空无一人的山谷。
猎人的陷阱,已经布置完毕。
就在林锋的“影子”们在黑暗中舞动时,他们的对手,号称“山地战专家”的田中健一少佐,也抵达了前线指挥部。
他身材中等,面容削瘦,一双鹰隼般的眼睛里透着一股近乎偏执的锐利。
指挥部的气氛因他的到来而骤然紧张。
“把所有的侦察报告和航拍照片都拿过来!”田中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摊开的地图上,各种标记已经圈点得密密麻麻。
田中健一的手指缓缓划过一张航拍照片,最终停留在陈家集南侧山坡那串清晰的足迹上。
照片是雨后拍摄的,泥土湿润,脚印异常醒目。
“就是这里。”他用指节敲了敲照片,语气笃定,“‘幽灵’活动的核心区域。你们看,这串脚印非常有规律,说明他们并非溃逃,而是在进行有组织的转移。”
他转向身边的情报参谋,冷冷地分析道:“此人战术素养极高,狡猾如狐。但他再狡猾,也是人,是人就有习惯。综合所有情报,我发现他有两个特点:一,总是在雨后进行大规模转移,利用湿滑的地面掩盖更细微的痕迹;二,他极度偏爱视野开阔的高地,便于观察和预警。这既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致命弱点!”
田中的眼中闪烁着猎手发现猎物踪迹时的兴奋光芒。
“命令!集中所有机动兵力,立刻封锁南线的三个村庄——陈家集、王家庄、李家坪!增设夜间巡逻犬队,布置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流动哨卡!我要把这片区域变成一个铁桶,一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我要把他死死地摁在这里,让他无处可逃!”
随着他一声令下,日军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无数士兵和军犬如潮水般涌向南线山区,一张天罗地网,正以田中健一的意志为中心,迅速收紧。
然而,田中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所做的一切,都在林锋的预料之中。
就在日军主力大张旗鼓地扑向南线时,林锋早已率领队伍的主力,像一股逆流,悄无声息地向北转移。
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是一处地图上都未曾详细标注的废弃采石场。
这里地势险峻,巨大的岩层如同一面天然的屏障,能有效屏蔽声音和信号。
更重要的是,采石场下面有多条当年矿工们挖出的地下坑道,四通八达,深不见底,是绝佳的隐蔽与转移通道。
“老赵,”林锋对一位经验丰富的民兵队长说,“南边就交给你们了。动静越大越好,但记住,绝对不要和鬼子发生正面冲突。”
老赵拍着胸脯保证。
接下来的几天,南线山区变得异常“热闹”。
民兵们穿着破旧的军装,在山头上远远地晃动身影,模仿军队队列训练;他们甚至按照林锋的吩咐,故意在几条必经之路上遗落了一些用炭笔写下的“行动计划草稿”。
小石头亲手写的几张纸条上,字迹潦草,内容却惊人——“情报确凿,七月十八日夜,突袭三号炮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让你练新兵,你全练成兵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抗战:让你练新兵,你全练成兵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