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干部大院,车轮碾过平整的石板路,发出轻微的 “咯吱” 声。司机张卫刚握着方向盘的手不自觉紧了紧,眼角余光频频瞟向副驾驶的陈墨 —— 刚才在大门口,卫兵只是扫了眼陈墨,就对着工作证挥了挥手放行,连例行的身份核对都省了。
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张卫刚接送保健组大夫来大院出诊不下十次,每次都要逐一核对身份、登记事由,像陈墨这样 “免检” 的,还是头一个。他心里暗暗嘀咕:这位陈大夫看着年轻,背景怕是不简单,以后可得多注意分寸,别怠慢了。
轿车穿过两排高大的白杨树,最终停在一栋青砖灰瓦的小院门口 —— 院门上挂着 “3 号” 的木牌,就在王叔家后边一排。张卫刚熄了火,转头对陈墨说:“陈大夫,我在车里等您,您忙完了叫我就行。”
“辛苦你了,张哥。” 陈墨点点头,推开车门下车。刚站稳,就见小院里走出一个穿中山装、戴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镜片后的眼睛透着几分严谨,手里还拿着一个棕色的笔记本。
“您就是陈墨陈大夫吧?” 中年男人快步走过来,伸出右手,“我是领导的助理,姓常,叫我常助理就行。”
“常助理您好,我是陈墨。” 陈墨伸手与他相握,指尖能感受到对方掌心的薄茧 —— 看来是常年握笔、处理公务的人。
常助理领着陈墨往院里走,脚下的石板路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墙角种着几株月季,虽然过了花期,枝叶却打理得很整齐。“是这样,领导最近一段日子总休息不好,浑身没力气,想找位中医调理调理。” 常助理边走边解释,“昨天晚上王部长(注:即王叔)来家里做客,特意推荐了您,说您的针灸手艺是杨老亲传的,所以今天就麻烦您跑一趟。”
“王部长?” 陈墨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常助理说的是王叔 —— 难怪会突然叫他来出诊,原来是王叔的推荐。他心里泛起一股暖意,王叔这是信任他,才把这么重要的事托付给他。
“常助理,先带我去看看领导吧,早调理早舒服。” 陈墨加快脚步,心里已经开始盘算:领导休息不好、浑身乏力,大概率是气血不畅、心神不宁,先把脉确认情况,要是领导不想喝药,用针灸调理最合适。
走进客厅,陈墨一眼就看到坐在红木沙发上的领导 —— 鬓角有些许白发,穿着灰色中山装,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眼睛微闭,像是在打盹,却能看出眉宇间的疲惫。听到脚步声,领导没睁眼,直接开口问道:“小常,大夫来了?”
“领导,陈大夫到了。” 常助理轻声回应。
领导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落在陈墨身上,随意扫了一眼,却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像是能看透人心。“老王推荐的就是你啊?” 领导笑了笑,语气很随和,“看着挺年轻,比我想象中年轻多了。”
陈墨定了定神,上前一步:“领导您好,我是保健组的中医陈墨,今天来给您调理身体。”
“坐吧,小陈。” 领导指了指旁边的沙发,又对常助理说,“小常,给陈大夫倒杯水,要温的。”
陈墨坐下后,领导又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点点头:“能进保健组的,肯定有真本事。老王说你是杨老的弟子,杨老的针灸手艺我早有耳闻,就是没机会见识。”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我的情况小常跟你说了吧?休息不好,浑身没劲,保健组的大夫给开了不少药,喝着管用,停了就不行,我这老毛病,实在不想天天吃药。”
陈墨心里暗暗点头 —— 这些老一辈的领导都这样,怕麻烦,更怕长期吃药伤身体。他笑着说:“领导,我先给您把把脉,看看具体情况,要是您不想喝药,咱们试试针灸也行。”
“针灸?” 领导眼睛一亮,像是没想到,“你还会针灸?那太好了!只要不用天天喝药,怎么调理都行。”
常助理端着一杯温水过来,放到陈墨面前的茶几上,又从旁边搬来一把木椅,放到领导沙发旁:“陈大夫,您把脉的时候坐着方便。”
陈墨道谢后,走到领导身边坐下,伸出手轻轻握住领导的手腕 —— 领导的脉搏偏弱,脉象沉细,还有些紊乱,确实是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的症状,而且左手脉象比右手更沉,隐约能感觉到有瘀滞,大概率是左腿有旧疾。
把完脉,陈墨回到沙发上,问道:“领导,除了休息不好、浑身乏力,您是不是左腿偶尔会疼?尤其是阴雨天或者累着的时候。”
领导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大腿:“你这把脉真准!我左腿有痛风,年轻时候在战场上冻的,阴雨天疼得厉害,保健组的大夫给开了止疼药,我疼的时候才吃,不疼就不想碰。”
“那正好,针灸不仅能帮您调理睡眠,还能缓解痛风的疼痛。” 陈墨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针灸盒、酒精棉和酒精灯,“领导,针灸大概需要几分钟,扎完后您得睡两个小时,到时候会自己醒,不耽误您下午的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