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闻言,神色也郑重起来。
他对江浩的判断向来信服,当即点头道:
“若真如惟清所言,此子确是可造之材。好!若有朝一日他学成归来,再到青州,备必当亲自考校,若真有才华,定当重用!
云长,到时你也一同看看,你引荐的这位‘书生’,究竟能成长到何等地步。”
“好,届时关某定要好好考校他的春秋大义!”
关羽抚髯应道,眼中也充满了期待。
他赠书赠金,本就是起了爱才之心,如今听江浩如此推崇,更是觉得自己那日之举,或许真为大哥结下了一段善缘。
江浩看着关羽,点头微笑。
二哥出去一趟,把自己未来军师给勾搭到手了。
按江浩的计划,关羽未来是绝对要外放出去坐镇一方的,一位合胃口的顶级谋士要配齐,徐庶是最合适的。
忠义这一块不用说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侠义更不用说,为友报仇,当街杀人。
孝道,徐母一封信,按照徐庶的智慧,也知道这是计策,但是毅然前往。
后期蜀汉的阵营中,感觉缺了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徐庶。
如果诸葛入川蜀作战时,徐庶留守南郡大后方,荆州还会不会丢失?
恐怕大概率不会!
如果刘备兴兵伐吴,随军的是徐庶,陆逊还能不能这么顺利火烧八百里联营?
论军略,徐庶是陆逊前辈!
如果北伐时,街亭镇守的是徐庶,吓都能吓退张合,毕竟之前同事吕旷、吕翔就是被徐庶干掉的。
至于郭嘉,唉,这家伙太浪,奇谋百出但不稳重,而且身子骨不行,不能派太远,适合参谋职位,随军军师,算了吧,别像原时空那样病死了。
说话间,众人已深入难民安置区。
眼前是一片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景象。
空地上,无数帐篷井然有序地排列,炊烟袅袅升起,粥米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带来一丝安稳的气息。
妇孺老弱被优先安排在帐篷内休息,虽然面有菜色,但眼神中已少了许多颠沛流离的惶恐。
青壮年则排着长队,从官吏手中领取辎重车等物件,摩拳擦掌,准备帮助运输。
见刘备一行到来,附近的难民纷纷自发地跪拜下来,感激之声此起彼伏:
“谢刘使君活命之恩!”
“谢关将军救命之恩!”
“青天在上,使君定当长命百岁!”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颤巍巍地捧着一只粗陶碗,里面是刚打上来的、清澈却未经煮沸的河水。
他蹒跚着走到刘备面前,浑浊的眼中含着滚烫的热泪,声音哽咽:
“使君,小老儿一家七口,全赖使君活命,才得以逃离那人间地狱般的洛阳,苟全性命于此。
无以为报,只有这碗清水,聊表心意,愿使君福泽绵长,公侯万代!”
刘备见状,立刻深深躬身,以双手恭谨地接过那只承载着万钧情意的陶碗。
他正欲毫不犹豫仰头饮下,以示与民同甘共苦。
身旁的江浩 眉头一皱,适时地轻声劝阻道:
“玄德公,且慢。百姓心意至诚,天地可鉴。然此一碗清水,意义非凡。
依浩之见,与其饮入一人之腹,不如以此敬天、敬地、敬那洛阳城中无数未能生还的亡魂,更敬眼前这些历尽劫波、终于迎来生机的万千黎民。
此水,当为祭奠,亦为祝福。”
虽然知道刘备原时空颠沛流离,生水啥的肯定经常喝,但还是谨慎些,烧开喝不香嘛!
刘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反应过来江浩的考量,勿食生水。
他高举陶碗,面向苍天厚土,声音沉雄而悲悯,清晰地传入每一个难民的耳中:
“老人家,诸位乡亲!此水,乃生命之源,亦承载着我等离乱之痛与新生之望!备,不敢独饮!”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眼前黑压压的人群:
“这一碗水,第一敬,敬皇天后土,佑我华夏,盼风调雨顺,早息兵戈!”
说罢,他将部分清水缓缓洒向身前土地。
“第二敬,敬我大汉列祖列宗,及洛阳、中原各处,所有殒命于战火、饥荒的冤魂!愿他们安息,佑我生者前行!”
他又洒出一部分清水,神情肃穆。
“第三敬,敬在场的每一位父老乡亲!敬你们求生之志,敬你们重建家园之勇!从今日起,尔等便是我刘玄德的亲人,便是我乐安不可或缺之子民!”
最后,他将碗中剩余的水渍用力挥洒向空中,完成了这个简单却意义深远的仪式。
随即,他快步上前,亲手扶起感激涕零的老翁,动情地说道:
“老人家请起,快快请起!既到乐安,便是乐安之民,便是我刘玄德的亲人!
我在此对天立誓,必竭尽全力,让诸位有田可耕,有屋可住,有衣可穿,幼有所教,老有所养,鳏寡孤独皆有所依!此心此志,天地共鉴!”
他的声音蕴含着真挚无比的力量,清晰地传遍四周,直击人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