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防火隔离带的工程更是热火朝天。林烽亲自带着牛大力和一批壮劳力,来到了弹药库和火药库周围。他们挥舞着铁锹、镐头,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开始清理杂草、灌木,然后向下挖掘,形成一道宽阔的、寸草不生的黄土带。
“兄弟们加把劲啊!嘿呦!”牛大力光着膀子,一边抡镐头一边喊着号子,“挖出防火沟啊!嘿呦!保住咱枪炮啊!嘿呦!”
工人们跟着号子,干得卖力。有人开玩笑:“牛主任,咱这挖的不是沟,是给火药库画的‘护身符’啊!”
牛大力哈哈一笑:“对!就是‘护身符’!让火神爷看了都绕道走!”
林烽也抄起一把铁锹,跟着一起干。他一边铲土,一边检查挖掘的宽度和深度,确保达到五米的标准。看着这道逐渐成型的、环绕着危险库房的黄色“护城河”,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最热闹的还属全员消防演练。这一天,厂区空地上,各个车间的工人在车间主任的带领下,按班组整齐列队。前面摆着几堆模拟火源(用湿柴点燃,浓烟大,明火可控),旁边放着消防沙、水桶、湿麻袋等灭火工具。
林烽站在前面,做动员讲话:“同志们!今天咱们不打铁,不造枪,咱们练保命、保厂子的本事!水火无情,预防第一!下面,由陈工给大家讲解灭火知识和疏散路线!”
陈工拿着个铁皮喇叭,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火灾(如油火、电火、普通火灾)应该用什么方法扑救,并指着旁边张贴的大幅疏散路线图,说明了每个车间发生火灾时,最近的出口和集合地点。
然后,实战演练开始。牛大力自告奋勇,担任“消防队长”。他粗着嗓子喊道:“第一组!前方发现‘火情’!是木料堆着火!用什么灭?”
“用水!用湿麻袋!”工人们按照刚学的知识大声回答。
“对!行动!”
几个工人立刻提起水桶冲向模拟火堆,哗啦一声泼过去,又有人拿着湿麻袋覆盖上去,动作虽然还有些生疏,但态度极其认真。
“第二组!油桶旁边‘着火’了!用什么?”
“用沙子!不能用水!”
工人们赶紧用铁锹铲起消防沙,覆盖在模拟的油火(实际上是少量油料引燃的可控火苗)上,迅速将其扑灭。
演练过程中也是笑料百出。有个年轻工人在用沙土灭火时太紧张,一锹沙子扬了自己一头一脸,成了个“土人”,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紧张的气氛也缓解了不少。还有一组在模拟疏散时,跑错了方向,差点跟另一个车间的人撞在一起,被牛大力拿着喇叭一顿“吼”:“往哪跑呢!看图!看图!脑袋长着是干啥用的?”
林烽看着这既紧张又带着点欢乐的场面,心里却十分满意。他知道,技能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演练中熟练的,意识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强调中加强的。
演练结束后,林烽进行了总结,表扬了表现突出的班组和个人,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他特别强调:“同志们,今天的演练,不是演戏!是为了万一真遇到危险,咱们能知道怎么办,能保住咱们的厂子,保住咱们的命!以后,这样的演练要定期搞,形成制度!”
经过这一系列的升级改造,瓦窑堡兵工厂的消防面貌焕然一新。随处可见的消防点、宽阔的防火隔离带、还有经过培训、心中有数的工人,共同构成了一张无形的、却实实在在的安全防护网。
看着这一切,林烽心里那根紧绷的弦,总算稍微放松了一些。他对身边的牛大力、老张等人说:“咱们搞生产,就像打仗,既要能攻(多造武器),也得能守(保证安全)!现在,咱们这‘后院’算是加固了,可以更安心地搞生产,支援前线了!”
牛大力咧着嘴笑道:“厂长,你就放心吧!有咱们这‘铜墙铁壁’守着,保管连个火星子都蹦跶不起来!”
夏日的阳光依旧炽烈,但行走在厂区里,看着那些醒目的消防设施和工人们脸上那份增加了的安全感,林烽觉得,这阳光似乎也不再那么焦灼了。兵工厂的根基,正在这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中,变得越来越稳固。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