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结束后,陈轩被记者围住了。有人问他最感谢谁,他指了指台下的渔民:“感谢他们愿意相信我,愿意跟着我折腾。”有人问他以后的打算,他看向远处的大海:“继续把清洁能源做下去,让每艘渔船都用上‘海的力气’。”
人群散去后,陈轩独自留在创新中心,抚摸着墙上的照片——有父母年轻时的合影,有冰库奠基时的场景,还有渔民们捧着渔获笑的样子。最显眼的位置,挂着那枚“星辰之核”芯片的模型,旁边写着一行字:“科技的终极意义,是让生活更简单。”
夏天来的时候,第一艘电动渔船下水了。银灰色的船身,甲板上装着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着光。张大爷被扶到驾驶座上,握着方向盘,笑得像个孩子。
“开慢点!”陈轩站在码头,朝船上喊。
“知道啦!”老人中气十足地回了一声,缓缓转动方向盘。渔船悄无声息地滑入水中,没有黑烟,没有噪音,只有螺旋桨搅起的水花,像一串碎银。
渔民们站在码头上,欢呼着,拍着手。阿力拿出手机,对着渔船录像,嘴里念叨:“得给林叔发过去,让他在湛江也高兴高兴。”
陈轩看着远去的渔船,忽然觉得,这才是“星辰计划”真正的样子——不是藏在灯塔下的秘密,不是能垄断能源的钥匙,而是能让张大爷笑着开船,让渔民们安心打鱼,让海风吹过的时候,带着的是鱼腥味,而不是柴油味。
傍晚,陈轩坐在创新中心的露台上,看着夕阳沉入海面。李队走过来,手里拿着份文件。
“‘暗阁’的国际分支被端了。”李队把文件递给陈轩,“Interpol(国际刑警组织)传来的消息,头目已经被捕,跟你父母当年的案子有关的人,一个都没跑掉。”
陈轩翻开文件,最后一页,是张通缉令的照片,上面的人脸已经模糊,但他还是认出来,是当年策划车祸的主谋。
“都结束了。”李队拍了拍他的肩膀。
“嗯。”陈轩合上文件,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他知道,真正的结束,不是坏人被抓,而是那些被破坏的东西,终于被重新建好——比如码头的秩序,比如人心的安稳,比如父母未竟的梦想。
夜色渐浓,码头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创新中心的实验室里,阿力还在和几个年轻渔民调试设备,屏幕上的数据流平稳跳动;冰库里,张大爷正和工人清点新到的渔获,算盘打得噼啪响;远处的海面上,电动渔船缓缓归来,船头的灯像一颗移动的星星。
陈轩站起身,沿着码头慢慢往前走。海风带着潮气,拂过他的脸颊,像母亲的手。他走到灯塔下,抬头望去,顶层的齿轮在月光下轻轻转动,发出细微的声响。
他知道,“轩爷”的时代已经过去,但陈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这故事里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江湖恩怨,只有海风、渔获、冰库的白汽,和一群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
就像此刻,他口袋里揣着的,不是短铳,而是渔民刚送的新鲜海蛎子;他耳边听到的,不是枪声,而是创新中心传来的欢笑声。
海风吹过码头,带着未来的气息。陈轩深吸一口气,朝着灯火最亮的地方走去——那里有他的兄弟,他的亲人,他要用一生去守护的,这片温柔而坚韧的土地。而那枚藏在花盆里的“星辰之核”,早已在日常的烟火里,化作了不灭的火种,在每个码头人的心里,静静燃烧。
喜欢轩爷当道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轩爷当道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