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热情地推荐了几个知名的湖泊和水库:“那些地方水好,鱼大,是钓鱼协会常去的,要收点费用,但环境有保障。”
沈屿点点头,装作随意地问道:“我看镇子边上那条河也挺宽的,能钓鱼吗?”
老板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犹豫,摆摆手:“那条河啊……最好别去。看着绿汪汪的,其实水不太好。我们自家洗菜洗衣都不用那水了。钓上来的鱼,土腥味重,听说也不太干净。你要钓鱼,还是去我推荐的那几个地方,靠谱。”
沈屿心中了然,谢过老板,没再多问。
接下来的两天,沈屿并没有直奔可能存在问题翡翠河段,而是真的像一位普通游客一样,在千川区闲逛起来。
他去了老板推荐的一个收费水库,那里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确实钓到了几条不错的鱼,体验很好。
他也去了几个不同的古镇,品尝了地道的千湖鱼头、菱角烧肉等水乡菜肴,味道鲜美,食材似乎也新鲜。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此行的另一个目的。他利用GPS和当地地图,开始有意识地沿着主要水系的流向,向千川区的几条河流的上游区域探索。
他驾车穿过田野,路过村庄,观察着沿途河流的水色、气味和岸边的环境。他发现,越往某些乡镇工业园和集中养殖区方向走,河水出现异常情况的频率就越高。
有的河段水体发暗,漂浮着泡沫;有的岸边堆积着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虽然整体观感远不如墨水河那般触目惊心,但这种“面源污染”和潜在的工业、农业排污迹象,依然不容乐观。
通过几天的暗中观察和与当地村民、渔民的零星交谈,他大致勾勒出了“翡翠河”的轮廓。
它并非一条独立的河流,而是千川水网中一条重要的干流,流经区域包括农业区、乡镇和部分工业区。其下游水韵镇段的问题,很可能源头在上游。
第三天下午,沈屿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驾车来到了千川区上游的一个乡镇——青林镇附近。这里远离旅游区,显得安静许多。
他找到了一段据说是翡翠河流经的河岸。停下车,走近河边。
眼前的景象,印证了他的部分猜测。这段河面宽阔,水流平缓,水色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过于鲜艳的翠绿色,仿佛打翻了颜料瓶。
靠近岸边,可以闻到一股明显的、甜腻中带着腐质的腥气。水面上,聚集着大量绿色的藻类,形成一片片“水华”,随着水流缓缓蠕动。
河岸边的土壤潮湿,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不明来源的排水管痕迹,虽然此时没有排水,但管口周围的石头和泥土颜色深暗,与其他地方明显不同。
沈屿没有拿出钓竿,只是静静地站在岸边,用手机拍下了几张照片和一段视频。他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有任何过激的举动。
他知道,千川区的情况与魏林区不同。这里的污染可能更分散、更隐蔽,治理起来或许更复杂。
而且,千川区以水乡旅游和生态农业为重要产业,对水环境的依赖更强,任何负面消息都可能带来更大的冲击。
直接效仿墨水河畔的“垂钓抗议”,在这里未必是最佳选择,甚至可能因方式不当而引发抵触情绪,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他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更谨慎的行动。
天色渐晚,沈屿收起手机,转身离开。回到民宿,他坐在房间的窗前,看着窗外千川区宁静的夜色。
远处有蛙声传来,近处有流水潺潺。这片土地,表面上看依然美丽祥和,但水下似乎潜藏着不容忽视的暗流。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后,我选择躺平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