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六日,星期日。
一场漂亮的围歼战,并不能冲淡弥漫在坑道里的血腥味。胜利的喜悦,如同投入苦水里的一勺糖,瞬间就被化开了,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回甘,旋即又被更深重的苦涩所淹没。
李云龙手里攥着那份关于围歼美军加强营的战斗详报,纸张的边缘已经被他捻得起了毛。报告上的每一个字,他都看了不下十遍。歼敌七百余,俘虏三十八,缴获坦克两辆,各式火炮二十余门……一连串冰冷的数字,在别人眼里是足以吹嘘半辈子的战功,但在李云龙眼里,却幻化成了一座由血肉堆砌的、摇摇欲坠的丰碑。
他更在意的,是报告的另一面——我方伤亡。为了包上这顿“饺子”,38军和39军的几个主力团,付出了近千人的伤亡。尤其是在正面负责阻击和反突击的114师,有的连队打到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
“一比一的交换比,这仗打得不划算。”李云龙把报告往桌上一拍,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压抑的火气,“咱们的兵,命金贵!美国少爷兵,死一个,他范弗里特调张征兵令,国内就有成千上万的毛头小子送过来。咱们呢?每一个战士,都是从土里刨食的庄稼汉,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么个换命的打法,咱们换不起!”
指挥所里,刚刚还因为胜利而有些许轻松气氛的参谋们,立刻噤若寒蝉。他们都清楚李云龙的脾气,打了胜仗还发火,说明他在琢磨更深层次的问题。
参谋长邢志国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道:“老李,账不能完全这么算。这一仗,我们打掉了敌人的气焰,稳住了西线,更重要的是,验证了我们的穿插包围战术,在阵地战阶段依然有效。从战略层面看,我们是赚了。”
“战略上赚了,战术上亏了!”李云龙一针见血,“我们是靠着战士们一口气不泄的勇猛,靠着‘万岁军’的荣誉感,才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可敌人下一次,要是防得更严,火力更猛呢?我们还这么硬冲硬打?我们有多少个英雄团,够这么消耗的?”
他的质问,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是啊,夏秋防御战役打到现在,志愿军的防线是稳如泰山,但每一寸阵地下面,都埋着忠骨。这种绞肉机式的战争,对兵员和物资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志愿军而言,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政委赵刚的声音响了起来。他一直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此刻才开口。他知道,李云龙的这通火,不是对着部下发的,而是对着这场该死的战争,对着他自己内心的焦虑发的。
李云龙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那条犬牙交错的战线。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最后,重重地落在一个点上。
“我的意思是,不能再这么被动地等着敌人来打了!防守,防守,你防得再好,也是个沙袋,只能接着敌人的拳头。要想赢,就得主动出拳!而且,要照着他的脸打,照着他的心窝子掏!”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一股凌厉的杀气,瞬间充斥了整个坑道。
赵刚和邢志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震惊。他们明白了,李云龙在酝酿着什么。
“老李,”邢志国的声音有些干涩,“你是想……发动一次反击?”
“不是反击!”李云龙猛地转身,纠正道,“是进攻!是主动的、有预谋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的进攻!”
他环视四周,看着那些因为他的话而瞪大了眼睛的年轻参谋们,嘴角勾起一抹嗜血的冷笑。
“范弗里特这个老赌棍,以为他的‘弹药量’天下无敌,以为我们只会在坑道里当缩头乌龟。那老子就让他看看,我们的刺刀,是不是还在!他不是喜欢打吗?好!老子就陪他打!不过,这一次,战场得由我来选,规矩,也得由我来定!”
八月二十七日,星期一。
东线,血染岭的战斗依旧在持续。美2师像一头疯牛,红着眼睛一次又一次地撞向人民军的阵地。每一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生命,消逝在那片已经被炮火烧成琉璃地的山岭上。
西线指挥所里,气氛却异常的凝重。一场决定未来战局走向的激烈辩论,正在李云龙、赵刚和邢志国这三位核心决策者之间展开。
邢志国拿着一根指挥棒,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突出部,那里驻守的是美军王牌——骑兵第一师的一个团。这是李云龙选定的第一个攻击目标。
“老李,我反对。”邢志国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是他们多年合作养成的默契,军事讨论,只讲对错,不讲情面。“这个计划,太冒险了!”
“第一,骑一师是美军的王牌,从没吃过大亏,部队上下都憋着一股傲气,战斗力不容小觑。我们主动攻击他们,无异于虎口拔牙。”
“第二,这个突出部,看似孤立,实则左右都有美军的重兵集团可以驰援。一旦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就会陷入被敌人内外夹击的危险境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李云龙之抗美援朝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李云龙之抗美援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