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粟,鬼夜哭。
那场因文字诞生而起的异象,其深远影响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反而在人族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撑起了一片传承的广阔天空。
最初的震撼与敬畏,迅速转化为席卷整个新生部族的求知狂潮。轩辕亲自下令,将仓颉所创的每一个字符,都拓印于兽皮、竹简和石碑之上,经由驿传体系,分发至联盟每一个角落。
那曾被血与火反复冲刷的土地,如今流淌着金色麦浪;那曾回荡着兵戈碰撞之声的山谷,如今传出孩童们清脆稚嫩的嬉笑声。
岁月,就在这创造与学习的热情中,如白驹过隙,转瞬便是百年。
百年光阴,足以让呱呱坠地的婴孩,长成白发苍苍、儿孙绕膝的老者;也足以让一个刚刚从部族纷争中浴血而出的联盟,脱胎换骨,蜕变成一个真正拥有了统一文字、律法与信仰的辉煌时代。
陈都,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简陋的部落聚居地。
高大厚重的夯土城墙拔地而起,其上铭刻着结合八卦与修士符文所创的简易防御阵法,足以抵御寻常凶兽侵袭。城内,宽阔的街道纵横交错,市井之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商队,开始初步交易体系,交换着彼此货物。
更重要的是,轩辕以身为度,定下尺寸;聚五谷为量,立下斗升;选玄铁为衡,明晰斤两。
此乃人族“度量衡”之始,虽因疆域辽阔、诸部风俗各异,这些标准尚未能通行于人族每一寸土地。
神兵坊的炉火,百年未曾熄灭。在轩辕“利其器”的国策之下,无数工匠与修士日夜钻研,他们智慧结晶不再仅仅是用于战争的杀伐之器。
能够引动地脉之火,加快冶炼速度的“地火熔炉”;能够借助风力,日行百里的“风行战车”,如今更多地被用于商队运输;甚至,他们还创造出了一种能够精准记录日升月落、指引农时的“圭表”。
武者与修士的界限,也日益模糊。他们共同组成了联盟的“巡猎营”,深入那些尚未被开垦的蛮荒之地,猎杀凶兽,绘制地图,为人族扩张,扫清着障碍,将文明火种,播撒到更遥远的大地。
立规矩、利其器、兴其本。
当年那位陶公所言九字真言,已然化为了这个新生梁萌坚不可摧的根基。
而轩辕,这位昔日热血共主,如今也已步入暮年。
他鬓角早已染上风霜,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沟壑,但那双眼眸,却比百年前更加深邃、明亮。
他不再需要亲自擂鼓冲锋,他亲手颁布的法典,便能通过文字,精准地传达到联盟每一个角落;他不再需要用怒吼来凝聚人心,他名字本身就是人族至高无上的信仰。
他坐在那张象征着人皇的巨大石座之上,俯瞰着下方井然有序、各司其职的百官,听着他们禀报着各地丰收、人口增长的喜讯,心中却生出了一丝莫名的怅然。
他一手缔造了这个盛世,却感觉自己,正在与这个盛世,渐行渐远。
他时常会在深夜,独自一人登上陈都最高的观星台,仰望那片璀璨星空。他知道,在那遥远天外,在人族圣地火云洞中,有两位先圣,还有他日夜思念却无法相见的女儿,正在默默地注视着他。
无形的召唤之力,正在从九天之上,缓缓降下,日益清晰。他知道,自己留在人间的时日,不多了。
……
这一日,处理完所有政务,轩辕没有返回自己寝宫。他褪去了华服,换上了一身朴素麻衣,独自一人悄然离开了王城。
他就像一个寻常老者,缓步走在自己一手建立的繁华都城之中。
他看着街道两旁嬉笑打闹的孩童,看着那些扛着货物、步履匆匆的商贩,听着路边唠嗑的老者们绘声绘色地讲述涿鹿之战……
他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了一抹笑容。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一处熟悉的街角。
那间曾给予他无数启迪的陶铺,依旧静静地开在那里。与周围热闹的商铺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冷清,仿佛被时光遗忘,独立于尘世之外。
轩辕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缓缓地走了进去。
店内,那位神秘陶公,正坐在一个老旧的陶轮前,百年时光没有在他面容上留下一丝痕迹。
他似乎没有察觉到轩辕到来,又或者,他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轩辕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如同百年前那个在篝火旁聆听教诲的青年。
许久,一个完美陶坯在老者手中成型。他这才抬起头,看向了轩辕,那金色眼眸中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来了。”
“先生。”轩辕对着老者,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弟子之礼。
“坐吧。”老者指了指旁边的小凳。
轩辕依言坐下,心中百感交集。他有太多话想说,有太多感激想要表达,但话到嘴边,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先生……”他最终只是沙哑地开口,“我……快要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见证盘古开天后,退休岩神想摸鱼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见证盘古开天后,退休岩神想摸鱼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