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数日,迟昭并未急于再次接取任务。他深谙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每日里除了固定的打坐修炼,吸纳培元丹药力巩固金丹,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钻研《万骸魔经》中记载的几种小神通,尤其是对“吞元魔域”的掌控与改进。
他反复体悟凌暮那句“吞噬之力过于驳杂,易污金丹”的点评。在竹舍小院内,他多次小心翼翼地施展吞元魔域,范围仅局限于自身方圆三尺,仔细感受着那吞噬而来的、源自天地灵气、草木精华乃至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驳杂能量。这些能量属性各异,相互冲突,若直接纳入金丹,确实如同饮鸩止渴,短期内看似补充了消耗,长久以往,必会在金丹内留下难以祛除的杂质,阻碍道途。
“需淬炼提纯……”迟昭陷入沉思。《万骸魔经》本身偏向于掠夺与吞噬,对于后续的精炼提纯着墨不多,更多是依靠修炼者自身强横的魔躯和本源去硬抗、去同化。但他如今的情况特殊,骸殿本源虽强,却也被凌暮的星痕烙印所“梳理”和“标记”,若一味粗暴吞噬,很可能引发烙印的异动,或者加剧自身力量体系的冲突。
他尝试着在维持吞元魔域的同时,分心二用,以自身精纯的魔元为炉火,在力场内部对这些驳杂能量进行初步的煅烧与过滤。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对神识的掌控力要求极高。起初,往往顾此失彼,不是魔域崩溃,就是淬炼失败,能量反而更加混乱。
但他心性坚韧,毫不气馁,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调整。渐渐地,他摸索出一些门道,能够勉强在吞噬的同时,剥离掉其中最为狂暴和属性冲突的部分,虽然效率低下,且依旧不够精纯,但至少不再对金丹产生明显的污染。
这一日,他正在院中尝试以淬炼过的吞元之力,凝聚成一柄小小的、不断扭曲变化的黑暗短刃,忽然心有所感,抬头望去。
只见凌暮不知何时已出关,正负手立于竹舍廊下,静静地看着他手中的动作。阳光透过竹叶缝隙,在他月白的道袍上跳跃,衬得他面容愈发清冷如玉。
“方向对了,但方法拙劣。”凌暮的声音平淡地响起,“以自身为熔炉,费时费力,事倍功半。”
迟昭散去手中那不成形的能量短刃,起身行礼:“请师尊指点。” 这段时间的相处,尤其是凌暮几次看似随意却直指关键的提点,让他这句“师尊”叫得顺口了些,尽管两人心中都清楚,这师徒名分之下,是更为复杂的关系。
凌暮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抬手,指尖一缕精纯至极、散发着冰冷星辉的灵力射出,在空中勾勒出几个极其繁复玄奥的符文。这些符文并非静止,而是在不断生灭、流转,构成一个微缩的、不断旋转的奇异力场。
“看仔细了。”凌暮道,“此为‘太虚汲灵阵’的基础符文结构,虽非魔道法门,但其‘汲灵’与‘过滤’之理,万法相通。你之吞元魔域,重在‘吞’,霸道有余,精细不足。可尝试将此阵意融入其中,于吞噬之时,自发运转,分离清浊。”
迟昭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几个流转不息的符文,将其结构、运转轨迹死死记在脑中。这“太虚汲灵阵”显然是一种极其高深的阵法,凌暮此刻展示的虽只是基础皮毛,但其蕴含的奥妙,已远超他目前的理解。但这“分离清浊”的思路,却如同黑暗中点亮的一盏明灯,为他指明了方向。
“多谢师尊。”迟昭真心实意地道谢。凌暮的指点,总是能切中要害,省去他无数自行摸索的功夫。
凌暮微微颔首,散去空中符文,目光掠过迟昭,似乎察觉到了他体内贡献点的变化,随口问道:“贡献点尚缺几何?”
迟昭如实相告:“还差四百。”
凌暮不再多言,转身回了竹舍。片刻后,他又走了出来,将一枚玉简抛给迟昭。
“将此物交予青玄殿‘百晓生’,可得五百贡献点。”
迟昭接过玉简,神识略微探入,发现里面记录的是一种名为“凝水诀”的低阶水系法术的十七种不同属性偏向的改良思路与优劣分析,内容详实,见解独到,虽非什么高深传承,但对于低阶弟子乃至教授此术的传功执事而言,极具参考价值。这东西对凌暮而言,恐怕只是随手为之,却能换取五百贡献点。
他没有多问,收起玉简,再次前往青玄殿。
找到那位被称为“百晓生”、专门负责收购各种功法心得、奇闻异录的胖执事,递上玉简。那胖执事起初不以为意,但仔细查阅玉简内容后,顿时两眼放光,如获至宝,二话不说,直接划了五百贡献点给迟昭,生怕他反悔一般。
至此,迟昭令牌中的贡献点达到了一千二百点。加上之前剩余的七百点,已足够兑换那柄“墨斩”刀胚。
他毫不犹豫,再次踏入万宝阁,直奔刀剑类灵器区域。
那柄通体黝黑、造型古朴的“墨斩”刀胚,依旧静静地躺在原处。
“兑换此物。”迟昭将令牌递给负责此区域的执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浮生若梦共君行,情劫共渡证长生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浮生若梦共君行,情劫共渡证长生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