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公式化的声音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慕明(苏晴)刚从游戏里带出来的那点虚幻暖意。
四十万!
张昊他竟然真的敢告我?!慕明(苏晴)的心猛地一沉,一股烦躁和怨恨涌上心头。那个下头的男人,分手了还要来纠缠!还有秦苍那边的旧债也没解决……
她名下那套小公寓确实已经卖掉了,但钱……那笔钱她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大部分都用来给陆明哥哥刷打赏、购买游戏内的稀有资源了!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快获得陆明哥哥注意的方式。如果把钱还回去,那她在陆明哥哥眼里,不就又变回那个平平无奇的普通粉丝了吗?她好不容易才因为“慷慨”而在核心粉丝团里有了一点存在感!
“不还!我凭什么还!”一股偏执的念头占据了她的脑海,“张昊他是自愿给我的!秦苍的钱……那也是他自愿借的!都过去这么久了!我现在没钱,他们能拿我怎么样?有本事就让法院来抓我啊!”
她对着已经挂断的电话,像是要说服自己一般,咬牙切齿地低吼。她选择了彻底逃避,将自己所有的希望和寄托,更加疯狂地投入到了那个有陆明哥哥存在的虚拟世界里。
她迅速切回游戏,仿佛刚才那通催债电话只是一个恼人的幻觉。她看着周围同样在努力刷怪的“姐妹们”,看着公会频道里陆明偶尔发出的鼓励话语,脸上重新浮现出病态的潮红和坚定。
“只要陆明哥哥知道我,认可我,现实里的一切困难都只是考验而已。”她如此催眠着自己,再次举起法杖,更加卖力地投入到“为偶像奉献”的狂热之中。
她不知道,或者说拒绝去知道,现实世界的法律之网正在缓缓收紧,而她在虚拟世界倾尽所有维系的“形象”,在陆明和那些真正的资本眼中,或许廉价得不堪一击。
接到了那通催讨四十万巨款的律师电话后,苏晴(慕明)在短暂的惊慌和愤怒之后,迅速用一种扭曲的逻辑将自己武装起来,并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感动与幻想之中。
“哼,不就是想要钱吗?还找律师来吓唬我。”她撇撇嘴,对着空气自言自语,仿佛在排练一场即将到来的胜利,“等事情闹大了,自然有‘明白人’来主持公道!”
在她的想象中:
· 法院里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那些面容慈祥的“知心姐姐”们,一定会理解她一个年轻女孩的“不容易”。她们会温柔地劝导张昊和秦苍:“人家一个小姑娘,你们大男人何必这么斤斤计较呢?感情里的付出怎么能用钱来衡量?撤诉吧,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 新闻媒体更是她想象中的“王牌”。她已经脑补出这样的头条新闻——《花季少女为追星倾家荡产,谁来为她破碎的梦买单?》报道里会详细描绘她“悲惨”的原生家庭——虽然父母健全且并未亏待她,但她会声称自己“从小缺乏关爱,从未感受过温暖”。然后,笔锋一转,会极力渲染她遇到偶像陆明后,生命如何得到了“升华”,灵魂如何得到了“救赎”,而张昊和秦苍这两个“冷酷无情”的前任和债主,如何步步紧逼,要将她这个“可怜的女性”逼上绝路。
· 她坚信,这样的报道一经发出,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同情。无数网友会为她流泪,为她鸣不平,痛斥张昊和秦苍是“渣男”、“吸血鬼”。在滔天的舆论压力下,张昊和秦苍不仅会灰溜溜地撤诉,还得公开向她道歉,承认是他们“毁了她的青春和梦想”!
想到这里,苏晴甚至得意地笑了起来,觉得自己简直是运筹帷幄。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受害者兼胜利者的剧本里,觉得主动权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她并不知道,或者说选择性忽略了,等待她的,很可能不是她想象中的“知心姐姐”和“无良小编”。
在法院,她遇到的也可能是一位表情严肃、逻辑清晰的“知心大哥哥”书记员,他会一板一眼地告知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严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强制冻结账户、查封财产、限制高消费,甚至司法拘留。
而在媒体界,也并非所有人都热衷于制造“悲情戏码”。,就刚好遇上有一位刚正不阿、追求真相的正义记者,在接到这个看似“猎奇”的线索后,并没有轻易被她单方面的说辞蒙蔽。这位记者可能会深入调查,采访张昊、秦苍,甚至走访她的家庭和邻居,最终写出一篇截然不同的报道——《“她”的四十万债务:当狂热追星遇上法律底线》——客观地揭示她如何将别人的真心与积蓄挥霍在虚无的偶像崇拜上,并试图利用性别和舆论来逃避法律责任。
苏晴还在为自己“完美”的计划而沾沾自喜,等待着想象中的“救兵”和“反转”。她却不知道,现实世界的规则和铁拳,并不会因为她的幻想和自我感动而有丝毫改变,甚至可能因为她试图玩弄规则,而给予她更沉重的打击。她精心构筑的脆弱幻想,正面临着崩塌的危机。
喜欢网游:概念级天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网游:概念级天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