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黄土高原上的每一寸土地。空气里弥漫着燥热的气息,连村口老槐树上的知了都懒得鸣叫,只有偶尔一阵微风吹过,才能带来一丝短暂的清凉。
李家窑院里,念宝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麦秸,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地上的蚂蚁。她的小脸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今天是小学放暑假的第一天,李向阳背着书包早早地就回来了。他一进院子,就看到念宝无精打采的样子,忍不住笑着问道:“念宝,怎么了?放暑假了不开心吗?”
念宝抬起头,看到是李向阳,脸上露出了一丝委屈:“哥哥,好无聊啊。你要去地里帮爹干活,娘也要做饭洗衣服,没人陪我玩。”
自从放了暑假,李向阳每天都要去地里帮李建业干活,张秀兰也忙着家里的琐事,确实没什么时间陪念宝。念宝一个人在家,除了看看小人书,就是在院子里瞎转悠,时间长了,自然觉得无聊。
李向阳摸了摸念宝的头,笑着说:“别着急,再过几天,你三姐念娣就放暑假了,她会来咱们家陪你玩的。”
念宝一听,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真的吗?三姐真的会来吗?”
李念娣是李兴荣弟弟的女儿,比念宝大五岁,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她和念宝的关系最好,每次放假都会来李家住上一段时间,两个小姑娘总是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当然是真的,”李向阳点了点头,“我昨天去你三叔家的时候,三婶说念娣这周五就放假了,到时候就让她过来。”
“太好了!”念宝高兴得从门槛上跳了起来,“我终于有伴玩了!”
接下来的几天,念宝每天都盼着周五快点到来。她会时不时地跑到村口,朝着三叔家的方向张望,希望能早点看到李念娣的身影。
周五下午,太阳稍微收敛了一些毒辣的光芒,天边出现了几朵淡淡的云彩。念宝正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帮张秀兰择菜,突然听到村口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呼喊声:“念宝!念宝!”
念宝猛地抬起头,朝着村口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扎着羊角辫、穿着碎花布衫的小姑娘,正背着一个小布包,快步朝着这边跑来。
“三姐!”念宝兴奋地大叫一声,扔下手里的菜,朝着李念娣跑了过去。
李念娣也看到了念宝,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加快了脚步,一把将跑过来的念宝抱进了怀里:“念宝,我好想你啊!”
“三姐,我也想你!”念宝搂着李念娣的脖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你怎么才来呀?我都等你好几天了。”
“学校今天才正式放假,我收拾了一下东西就赶紧过来了。”李念娣放下念宝,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她打开背上的小布包,从里面拿出了一本崭新的小人书和一个用彩线编织的小蚂蚱:“这是我用攒的零花钱给你买的小人书,这个小蚂蚱是我自己编的,好看吗?”
“好看!太好看了!”念宝接过小人书和小蚂蚱,高兴得合不拢嘴,“谢谢三姐!”
这时,张秀兰也听到了声音,从院子里走了出来。看到李念娣,她笑着迎上去:“念娣来了,快进屋坐,外面热。”
“婶子,我来看您和念宝了。”李念娣笑着说,“给您添麻烦了。”
“看你说的,都是一家人,还这么客气。”张秀兰笑着说,“快进屋,我去给你倒点凉水。”
李念娣跟着张秀兰走进了窑洞。窑洞里比外面凉快多了,炕上铺着干净的粗布褥子,墙角的水缸里,还泡着几块西瓜。
张秀兰给李念娣倒了一碗凉水,又切了一块西瓜递给她:“念娣,快吃点西瓜,解解暑。”
“谢谢婶子。”李念娣接过西瓜,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汁水瞬间充满了整个口腔,“真甜!”
念宝坐在李念娣的身边,抱着那本新的小人书,爱不释手。她一会儿翻到这一页,一会儿又翻到那一页,脸上一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念娣,这学期在学校里过得怎么样?学习累不累?”张秀兰坐在炕边,关切地问道。
“挺好的,婶子。”李念娣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说,“学习也不算太累,就是期末考试前复习的时候忙了点。我这次期末考试,语文考了九十二分,数学考了九十三分。”
“真不错!”张秀兰笑着说,“念娣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习这么努力。”
李念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觉得学习挺有意思的,想多学点知识。”
聊了一会儿家常,张秀兰就去灶房做饭了。窑洞里只剩下念宝和李念娣两个人。
“三姐,你在学校里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呀?快讲给我听听。”念宝拉着李念娣的胳膊,好奇地问道。
“当然有啦!”李念娣放下手里的西瓜皮,笑着说,“我们班有个男生,特别搞笑。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让他站起来朗读课文,他竟然把‘床前明月光’读成了‘床前明月霜’,全班同学都笑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十年代的宝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七十年代的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