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宝蹲在地上,小眼睛睁得大大的,仔细地搜索着每一寸土地。她的小手很灵活,看到一根散落的谷穗,就赶紧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小竹篮里。刚开始的时候,她还不太熟练,偶尔会把谷穗弄掉,或者捡起来一些空的秸秆。但很快,她就找到了窍门,捡得又快又准。
阳光渐渐升高了,雾气也散了去,田野里变得暖和起来。李建业和李向阳的后背很快就被汗水浸湿了,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张秀兰的额头上也满是汗珠,她时不时地用袖子擦一下,却一刻也不停歇。
念宝也觉得有点热了,小脸蛋红扑扑的,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她没有叫苦,也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依旧认真地捡着谷穗。她知道,爹娘和哥哥都很辛苦,她能帮一点是一点。
“念宝,过来喝口水,歇会儿。”李向阳看到妹妹满头大汗的样子,心疼地喊道。他放下手里的镰刀,走到田埂上,拿起水壶,倒了点水在小瓷碗里。
念宝听到哥哥的声音,抬起头,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好的,哥哥!”她提着小竹篮跑过去,接过碗,“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清凉的水顺着喉咙流下去,瞬间驱散了不少燥热。
“哥,你看,我捡了这么多!”念宝献宝似的把小竹篮举到李向阳面前。篮子里已经装了小半篮谷穗,虽然不多,但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李向阳摸了摸她的头,赞叹道:“念宝真厉害!比哥哥小时候强多了。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地里玩泥巴呢。”
念宝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低下头,小声说:“我就是觉得爹娘和哥哥太辛苦了,想帮你们分担一点。”
李向阳心里一暖,他没想到这个才三岁的妹妹竟然这么懂事。他拍了拍念宝的肩膀:“好妹妹,有你这句话,哥哥再辛苦也值得。”
就在这时,张秀兰也走了过来,她看到念宝篮子里的谷穗,也笑着说:“我们念宝真是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快,再吃个饼子,补充点力气。”她说着,从竹筐里拿出一个早上剩下的玉米面饼子,递给念宝。
念宝接过饼子,咬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很好吃。她一边吃,一边看着爹娘和哥哥忙碌的身影,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她觉得,这样一家人一起努力干活,虽然辛苦,但却格外踏实、温暖。
休息了一会儿,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念宝依旧蹲在地上捡谷穗,只是这次,她的眼睛不仅仅盯着地上的谷穗,还时不时地看向爹娘和哥哥捆好的谷捆。她发现,爹娘把谷捆立在地上的时候,都是根朝下、穗朝上,而且排列得很整齐。她知道,这样是为了让谷穗通风,不容易发霉。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到了中午时分。田野里的温度也越来越高,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燥热的气息。李建业和李向阳的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脸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流,滴在泥土里,瞬间就被吸收了。张秀兰的脸也被晒得通红,嘴唇有些干裂。
“好了,先歇会儿,吃午饭了。”李兴荣直起腰,捶了捶有些酸痛的腰,说道。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是累坏了。
大家放下手里的工具,走到田埂上休息。张秀兰从竹筐里拿出早上准备好的午饭——除了剩下的玉米面饼子,还有几个咸鸭蛋和一小罐咸菜。虽然简单,但在忙碌的秋收时节,已经算是不错的午饭了。
一家人坐在田埂上,一边吃午饭,一边聊着天。李兴荣说:“照这个进度,下午再干几个时辰,这亩谷子就能割完了。就是不知道明天的雨准不准,要是真下雨了,没来得及运回家的谷子可就麻烦了。”
张秀兰皱了皱眉:“是啊,希望天气预报不准。实在不行,下午我们加把劲,争取把割下来的谷子都运回家。”
李向阳也说:“爹,娘,你们放心,下午我多扛几趟,肯定能把谷子都运回家。”
念宝听着爹娘和哥哥的话,心里也有些担心。她知道,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要是被雨水淋湿了,发霉了,那这一年的辛苦可就白费了。她看着田埂上堆得像小山似的谷捆,又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虽然现在是晴天,但天边已经有了一些淡淡的云彩,看起来确实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突然,念宝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她看到爹娘捆好的谷捆,虽然排列得很整齐,但有几捆因为捆得不太紧,谷穗有点往下垂,而且谷捆之间的缝隙也有点大。她想了想,开口说道:“爹,娘,我觉得我们可以把谷捆再捆紧一点,然后把它们挨得近一点放。这样不仅能防止谷穗掉下来,还能更好地挡风遮雨。”
大家都愣住了,没想到念宝会说出这样的话。李兴荣低头看了看那些谷捆,又看了看念宝,疑惑地问:“念宝,你怎么知道这样可以挡风遮雨?”
念宝眨了眨眼睛,故意装作天真的样子:“我昨天在村口看到王爷爷家的玉米杆就是这样堆的,他说这样堆不容易被风吹倒,也不容易被雨淋湿。我觉得谷子捆应该也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七十年代的宝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七十年代的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