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风裹挟着牡丹的芬芳,漫过省城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全球基层医疗协作联盟”园区,新落成的“国际基层医疗创新中心”前,象征着五大洲的雕塑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来自32个国家的国旗迎风招展。李念宝穿着绣有联盟徽章的白大褂,胸前的勋章在晨光中折射出沉稳的光,她正站在中心广场的主席台上,主持“全球基层医疗发展论坛”的开幕式,台下数千名中外医疗工作者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从乡村走出的中国医生身上。
“从第一座基层医疗示范站在尼泊尔落地,到如今全球102个示范站连成的健康网络;从‘冠心宁胶囊’首次走出国门,到成为18个国家的基层常用药;从单一的技术援助,到‘中国基层医疗模式’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推广范例——我们用十年时间,证明了健康无国界,医者有大爱。”念宝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掷地有声,“今天,我们齐聚这里,不仅是为了总结过去,更是为了携手未来,让‘健康丝绸之路’真正成为连接全球的生命纽带。”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坦桑尼亚卫生部长站起身,举起手中的证书:“李主席,这是坦桑尼亚政府授予您的‘国家健康功勋奖’!在您的帮助下,我们的儿童先心病筛查率从不足10%提升到75%,2000多名孩子重获健康。坦桑尼亚人民永远铭记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
论坛现场的展示区里,一幅幅画面见证着十年耕耘的硕果:乌干达的卡鲁已经长成阳光少年,正在镜头前展示他的足球技巧;巴基斯坦的牧民们围着新建的医疗站载歌载舞,手里举着“中巴健康同心”的标语;云南边境的曼掌村,曾经的赤脚医生正用远程设备向联盟专家请教病例。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全球健康笑脸墙”,上面贴满了各国患者的照片,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笑容,共同构成了最动人的风景。
论坛进行到第二天,一场紧急视频连线打断了议程。屏幕上,联盟驻南美洲秘鲁的医疗队队长脸色凝重:“李主席,当地突发暴雨引发山洪,多个村落被淹没,基层诊所被冲毁,数百名村民被困,其中还有20多名先心病患儿急需救治!”画面里,洪水裹挟着泥沙肆虐,临时避难所里,孩子们惊恐的哭声和村民的呼救声交织在一起。
念宝的心瞬间揪紧,立刻宣布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通知联盟应急指挥部,调拨500万元救灾物资,包括便携式急救设备、‘冠心宁颗粒’儿童版、口服补液盐和防水帐篷,协调中国国际救援队和秘鲁军方对接运输通道,务必在24小时内将物资送达灾区!”她转身对着台下的专家们,“有愿意加入应急医疗队的请举手!”
话音未落,台下齐刷刷地举起一片手臂,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印度等12个国家的30名专家同时站起来,眼里满是坚定。“我们组成‘全球联合应急医疗队’,我带队,现在立刻出发!”念宝的声音不容置疑,一边安排队员集结,一边通过平台远程指导秘鲁当地医生开展临时救治,“先把患儿转移到高地,用冲锋舟搭建临时诊疗点,重点监测心率和血氧,我已经把急救方案发过去了!”
经过36小时的连续奋战,联合医疗队带着物资抵达秘鲁灾区。洪水尚未退去,念宝和队员们就踩着齐腰深的泥水,冲进避难所。一个名叫索菲亚的五岁女孩,因为洪水惊吓和心脏不适,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念宝立刻拿出便携式超声仪,发现她的室间隔缺损出现急性心衰迹象。“立即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注射利尿剂!”念宝一边指挥,一边亲自为女孩按压胸部辅助呼吸,汗水混合着泥水顺着脸颊滑落,她却浑然不觉。
在接下来的五天五夜里,联合医疗队共救治伤员420名,成功稳住了23名先心病患儿的病情,还搭建了3个临时医疗站,为灾区留下了足够的药品和设备。离开那天,索菲亚的母亲抱着已经恢复活力的女儿,给念宝送上了一条亲手编织的彩色围巾:“感谢中国医生,感谢所有国家的医生,是你们给了我们希望!”
回到国内,念宝还没来得及休整,就接到了李建军的电话,部队在“健康丝绸之路”沿线开展的“军地医疗共建终期验收”工作即将启动,邀请她作为专家组长前往验收。“念宝,我们在25个国家建立的60个军地医疗站,不仅保障了官兵健康,还累计为当地百姓提供了120万人次的诊疗服务,现在就等你们来检验成果了!”
念宝带着验收组,先后奔赴巴基斯坦、斐济、肯尼亚等国。在巴基斯坦的军地医疗站,他们看到当地医生已经能独立开展冠心病介入手术;在斐济,军事医疗人才和岛民组成的“健康守护队”正开展海上义诊;在肯尼亚,军地联合培训的“基层急救员”已经覆盖了周边10个村落。“这些医疗站不仅是健康堡垒,更是友谊的桥梁。”念宝在验收报告上写下评语,眼里满是欣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十年代的宝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七十年代的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