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的数字,终于跳到了“3”。
马陵一中高三教学楼里的空气,除了紧绷到极致的备考气氛外,悄然混入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的情愫——
那是离别在即的激动兴奋与怅然若失交织的味道。
这天上午,按照学校的传统,高三各个班级依次到教学楼前的台阶上拍摄毕业合影。
当高三(一)班的同学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或腼腆或兴奋地按照高矮个儿在台阶上站定,面对着那架蒙着黑布的老式照相机时,一种奇异的情绪在人群中弥漫开来。
快门按下的瞬间,“咔嚓”一声轻响,定格了青春的一张张面孔。
笑容灿烂的,故作深沉的,眼神躲闪的,还有茫然望着远方的。
直到这一刻,许多人才蓦然惊觉,三年朝夕相处的时光,竟已所剩无几。
那些曾经为了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为了一次考试排名暗自较劲、甚至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互不理睬的日子,都将随着这张照片的定格,成为再也回不去的记忆。
兴奋于即将挣脱樊笼、奔赴未知的天地,又怅然于这段单纯岁月的仓促落幕。
合影之后回到教室,气氛变得更加微妙。
不知是谁先开的头,一本本颜色各异、设计朴素的毕业纪念册或同学录开始在课桌间传递。
同学们互相索要照片,在对方的册子上写下或真诚或调侃的祝福语,留下家庭地址和固定电话号码。
空气中充满了签名笔的沙沙声、低声的交谈和偶尔爆发的笑声,一种带着伤感的温情在流淌。
然而,在这股怀旧的热潮中,有一个角落却显得格外安静。
张骑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前摊开着物理错题本,对周围的喧闹似乎充耳不闻。
他没有准备任何毕业纪念册。
对于体内住着一个四十五岁灵魂的他而言,眼前这些少年少女间朦胧的友情、带着伤感的离别,实在激不起他心中太多波澜。
前世商海沉浮,见惯了人情冷暖、聚散离合,高中同学的情谊,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大多会淡去,最终只剩下少数几个名字还依稀记得。
更何况,在过去的大多数时间里,他都是被孤立、被忽视甚至被欺凌的对象,与班上绝大多数同学几乎没有任何交集。即便后来成绩逆袭,那些贴上来的热情也大多带着功利和好奇,让他丝毫提不起兴趣和热情去维系。
他的平静与周遭的热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又自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场。
当然,也有例外。
他的目光,偶尔会掠过前排那个窈窕的身影。
董知瑜的桌上,也放着一本淡蓝色的、做工精致的纪念册。她正微微低着头,认真地给一位女同学写着留言,侧脸在窗外光线的勾勒下,显得格外恬静美好。
当董知瑜的纪念册传到张骑鹤这边时,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
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写下长篇大论的祝福,只是用他那力透纸背的、独具风骨的字体,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写下了一首短诗。
风知道云的漂泊,
却不懂它为何停留。
我路过你的湖泊,
影子便再没走出过。
诗句带着朦胧的意象和含蓄的情感,没有直白的爱语,却将一种不经意间深陷的倾慕与羁绊,藏在了风、云、湖泊与影子的意象里。
没有署名,但懂的人,自然懂。
写完后,平静地将纪念册递还给前面的同学,传回给董知瑜。
董知瑜接过册子,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翻阅到最后,看到那首字迹熟悉的短诗时,她的指尖猛地一颤。她迅速合上册子,俏脸“唰”地一下通红,如同熟透的苹果,一直红到了耳根。
慌忙将册子塞进书包,心脏却像揣了只小鹿,砰砰直跳,一种混合着羞涩、甜蜜和慌乱的情绪瞬间淹没了她。
她不敢回头,只能假装整理书本,掩饰内心的波澜。
这个细微的、几乎无人察觉的互动,却被一直默默关注着班级动态的班主任刘彩凤捕捉到了。
看着董知瑜通红的侧脸和张骑鹤那平静无波的背影,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作为过来人,她如何看不出这两人之间那不同寻常的情愫?
她欣赏张骑鹤的才华和坚韧,也喜欢董知瑜的聪慧和努力,但一想到两人之间巨大的家庭背景差距,尤其是董家那样的门第,她就不由得为张骑鹤的未来暗暗担心起来。
“这条路,恐怕不好走啊……”
她在心底默念,生怕这段刚刚萌芽的感情,最终会伤了这两个优秀的孩子。
高考前一天,气氛反而不再那么剑拔弩张。
学校安排了考前动员和最后的注意事项讲解后,便给学生们放了假,让大家自行调整状态。
张骑鹤彻底放下了所有的课本和复习资料。
上午,他叫上孙小猛,两人骑着自行车,直奔县城那家最大的露天溜冰场和旁边的街机游戏厅,像两个真正无忧无虑的少年一样,疯玩了一上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