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张骑鹤在忙碌的筹备和与谢青柠的频繁电话沟通中度过。
“抗日游击队”的行动虽有波折,但成果显着。
谢青柠在电话里汇报,最终成功地从那个日企项目组里“策反”了三名技术骨干,两男一女,都是对现状不满、对技术有追求的年轻人。
“二弟,人给你挖来了!”
谢青柠的声音带着如释重负的兴奋,“工资待遇我可都按你说的许诺了,补发工资、安排食宿,人家可是放弃了外企的‘铁饭碗’跟你干的!你那边赶紧准备好,我们明天就过来!”
“放心!大哥辛苦了!”
张骑鹤拍着胸脯保证,“我这边万事俱备,只欠你们这股东风!宿舍已经租好了,三室一厅,离学校就五分钟,锅碗瓢盆都备齐了!就等你们拎包入住!明天我去车站接你们!”
这边挂断谢青柠的电话,张骑鹤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附近的一个老小区,跟一个精明的房东老太太为了租房子的事磨破了嘴皮子。
正当他为了每月能省下五十块钱租金,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把老太太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时候,手机又响了。
是储杰打来的。
“张老板吗?我到了!在你们学校东门口!”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腼腆却难掩激动的年轻男声。
“好!储杰是吧?你就在门口等着,别乱跑,我马上到!”
张骑鹤匆匆跟房东老太太打了个招呼,也顾不上那五十块钱了,撒腿就往学校东门跑。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气喘吁吁地跑到东门口,张骑鹤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路边,脚边放着个半旧行李箱的储杰。
储杰个头不高,大概一米七出头,身材瘦弱,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还带着几分校园里刚出来的书卷气,但眼神清澈,透着股技术宅特有的专注和一丝初来乍到的兴奋。
一路风尘仆仆,居然看不出太多疲惫的样子。
“多好的牛马……啊不,是多好的苗子啊!”
张骑鹤心里暗赞一声,脸上立刻堆起热情洋溢的笑容,快步上前伸出手:“储杰是吧?一路辛苦!我是张骑鹤!”
两人握手寒暄,张骑鹤先热情地帮储杰拎起行李箱,把他带到提前租好的宿舍安顿下来。
宿舍是简单装修的三室一厅,干净整洁,基本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储杰看了非常满意。
安顿下来后,两人坐在客厅沙发上随意聊了几句。
张骑鹤三言两语就摸清了储杰的底细,淮市人,今年刚从金陵一所一本院校计算机系毕业,在沪市一家外包公司干了两个多月,受不了那种机械重复、学不到新东西、还经常背锅的环境,正好被谢青柠一说动,就毅然辞职过来了。
典型的理想主义技术青年,对技术有热情,对职场套路了解不深,好忽悠!
“淮市?”
张骑鹤眼睛一亮,用力一拍大腿!
“哎呀!老乡啊!我是马陵县的!咱们是正经老乡!” 他立刻切换成带着点家乡口音的普通话,瞬间拉近了距离。
稍后,张骑鹤在学校后街找了家饭馆为储杰接风。
饭桌上,凭借远超年龄的成熟手腕和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高瞻远瞩”,把目前还是菜鸟的储杰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从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复苏,到中国网民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再到社交网络的巨大潜力,张骑鹤描绘的蓝图让储杰心潮澎湃,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这位“年轻有为”老板的信服。
第二天上午,张骑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打电话给辅导员张子欣请了假,准备全力接待今天要到的谢青柠大队人马。
然而,他并不知道,今天第一堂课《管理学原理》,是宋之舟教授的课。
宋教授出差归来,第一件事就是悄悄让自己带的研究生杨林先去创业孵化基地打探了一下张骑鹤那边的动静。
得知办公室已经装修好,宋教授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他还真怕方旋那边再出什么幺蛾子,自己这张老脸都没处搁。
可是,当宋教授满怀期待地走进教室,目光在台下扫视一圈后,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没看到张骑鹤的身影。
下课后,他特意问了一下班长叶雪欢,才知道张骑鹤请假了。
“这小子,搞什么名堂?”
宋之舟心里嘀咕着,对等在一旁的研究生杨林道:“陪我去创业园那边转转,看看张骑鹤那小子在忙些什么。”
两人来到创业孵化基地二楼。
走廊安静,大部分办公室都空着或关着门。走到203室门口,宋之舟的脚步停住了。
门口崭新的墙上,挂着一块设计感十足的亚克力招牌。
底色是深邃的星空蓝,上面是几个充满流线型动感的白色艺术字体——星动传播。
“星”字的一点被巧妙地设计成了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尾巴,“动”字则蕴含着一种旋转前行的力量感。
整个招牌简洁、现代、又不失活力,在略显陈旧走廊里,显得格外醒目,让人眼前一亮,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