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仓的修建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村里的春耕也基本结束,田野里的作物进入蓬勃生长的中期管理阶段。然而,苏凌薇探索农业新技术的脚步并未停歇。她注意到,这个时代的蔬菜种植,大多采用直接播种的方式,出苗率、整齐度以及对抗早期恶劣天气的能力都较差。她想到了在现代农业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育苗移栽。
她选择了几种常见的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这个时代或许有类似物种或可用其他瓜果代替)以及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叶菜,作为试验对象。她在自家院子朝阳的角落,用木板围了几个小小的苗床,里面填上由空间黑土、腐熟肥和普通园土混合而成的、特别疏松肥沃的培养土。
然后,她将精心挑选的种子,用温水浸泡催芽后,均匀地撒在苗床上,覆盖薄土,再轻轻洒水。为了保温保湿,促进种子发芽,她还在苗床上方用细竹篾和透明的油纸(这是她能找到的最接近塑料薄膜的替代品)搭了简易的暖棚。
这一举动,又引来了村民的好奇。
“凌薇丫头,你这又是在弄啥嘞?把种子种在这小框框里?”
“这么金贵地伺候着,能多长出几棵菜?”
凌薇笑着解释:“这样先集中把小苗育好,等苗壮实了,天气也暖和稳定了,再一棵棵选好的移栽到地里。这样苗齐苗壮,长得快,还能提早吃到菜呢。”
村民们将信将疑,但鉴于她之前的种种“神异”表现,也都等着看结果。
在凌薇的精心照料下,苗床里的种子很快破土而出,长出嫩绿的幼芽。由于土壤肥沃、温度适宜,这些小苗长得格外健壮、整齐。待幼苗长出几片真叶,晚霜的威胁过去后,凌薇选择了一个阴天的下午,开始移栽。她小心地将健壮的幼苗连同根部土壤一起挖出,在早已整理好的菜畦里,按照合适的株行距,挖穴、栽苗、培土、浇足定根水(用的是空间泉水)。
移栽后的头两天,有些幼苗显得有些萎蔫,但很快便恢复了生机,茁壮地生长起来。与旁边直接播种、出苗稀稀拉拉的同类蔬菜相比,这些移栽的苗子明显株型更壮,长势更旺,开花结果的时间也预计会提早不少。
事实再次证明了新方法的优越性。一些心思活络的村民,尤其是家里有菜园的妇人,开始主动向凌薇请教育苗移栽的技巧。凌薇毫不藏私,耐心地讲解如何制作苗床、如何管理苗期、如何移栽成活率高。
同时,她还结合田间管理,推广了“蹲苗”(适当控水促进根系下扎)、“打顶”(去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生长)等精细化管理的措施。这些来自现代农学的理念和技术,如同涓涓细流,一点点浸润着青竹村的土地,改变着村民们世代相传的种植习惯。青竹村的农业生产,正在从粗放走向精细,从依靠经验走向结合科学,悄然发生着一场深刻而持久的变革。而苏凌薇,无疑是这场变革最核心的推动者。
喜欢战神的掌心娇:特种兵医妃种田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战神的掌心娇:特种兵医妃种田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