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立刻附和:“我支持!江城还计划在稻田里搞‘稻渔共生’立体农业,养鱼、养虾,提高土地综合收益;还想跟旅游公司合作,推出‘稻田民宿’,让游客体验农家生活。”
小林也补充道:“舟山科研院明年会重点研发‘抗逆性新种苗’,比如耐旱的玉米、耐涝的水稻,适应更多地区的土壤气候;还会增加AI病虫害识别功能,农户拍张照片就能知道作物得了什么病,怎么防治。”
老郑则看着手里的海产豆腐礼盒:“海洲的有机肥加工厂明年要扩大产能,不仅供应四地,还要卖给周边基地;还计划建‘海洋农业博物馆’,展示耐盐碱作物种植历史和技术,让更多人了解海洋农业。”
陈砚认真听着大家的计划,在笔记本上一一记录:“这些计划都很实在,咱们分阶段推进。下个月先召开新基地加入仪式,统一培训技术和管理规范;春节后启动观光带建设,赶在五一前对外开放;外贸团队由小林牵头,联合洛城的加工厂和海洲的种植基地,尽快拿下更多出口订单。”
会议间隙,众人围着桌子品尝四地特产——江城的稻花香米煮成了米饭,颗颗饱满,嚼着有回甘;海洲的海产豆腐做成了汤,嫩得入口即化;洛城的豆油煎了鸡蛋,香气扑鼻;苏城的番茄做成了沙拉,酸甜可口。张大爷还带来了自己腌的腊肉和香肠,用的是村里散养的猪肉,熏得油亮,切片蒸熟,满是年味。
“今年过年,咱们四地的伙伴要不要一起过?”张大爷突然提议,“就在苏城办个‘四地团圆宴’,用咱们自己种的菜、自己加工的产品,热热闹闹地吃顿年夜饭,也庆祝咱们联盟第一年的好成绩!”
“好啊!”众人异口同声地答应。老周说要带洛城的酿酒师傅来,用大豆酿特色米酒;王哥说要带江城的舞龙队,增添年味;小林说要准备四地农产品礼盒,作为新年礼物;老郑则说要带海洲的渔民,表演渔歌小调。
夕阳西下时,会议结束,雪不知何时停了,天空露出淡淡的霞光。众人走出温室,踩着积雪往村口走,身后的智能温室亮着暖黄色的灯,像守护希望的灯塔。陈砚看着身边说说笑笑的伙伴们,看着远处覆盖白雪的大田,看着村口挂起的红灯笼,心里满是温暖。
他掏出终端,拍下这岁末的温馨场景,发送到四地共享群,配文写道:“岁末总结,共启新章,我们用春播播下希望,用夏耘浇灌成长,用秋收收获喜悦,用冬蕴积蓄力量。四地同心,我们突破了技术难关,打开了市场渠道,带动了农户增收,更收获了跨越地域的深厚情谊。将继续携手,扩大联盟规模,打造农业观光带,推进产品出口,让‘四地农业联盟’的品牌走向更远,让每一个耕耘者都能收获更多幸福与成就!新年将至,祝所有伙伴新年快乐,万事顺意!”
消息刚发出去,群里就热闹起来——各地伙伴纷纷发来祝福,洛城小周发了农机厂的新年装饰,江城农户拍了稻田里的红灯笼,舟山科研员分享了新种苗的生长视频,海洲老郑晒出了渔民准备的渔歌节目。
夜色渐深,村口的红灯笼亮了起来,映得雪地泛着红光。陈砚裹紧棉袄,朝着张大爷家走去——那里,老周、王哥、小林、老郑正围着炉火,讨论着团圆宴的细节,小赵在整理新年礼物清单,孩子们则在一旁堆着雪人,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庄。
风里的寒意虽浓,却吹不散众人心中的热情与期待。“四地农业联盟”还会迎来更多新伙伴,解锁更多新技术,开拓更多新市场;还会有更多人因为这片土地、这份事业。
远处的智能温室里,番茄苗在灯光下静静生长,等待着明年春天的移栽;大田下的小麦种在积雪下积蓄力量,盼望着春暖花开的萌发。陈砚握紧终端,心里无比坚定——只要四地同心,携手同行,就一定能让这片土地永远充满生机,让“四地农业联盟”的故事,在岁月的流转中,书写出更多精彩与辉煌。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