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让小李拿出土壤检测仪器,在田里取了几份土样。小李将土样放入检测仪,屏幕上很快显示出微生物活性数据。“根瘤菌的活性确实偏低,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不错,”小李分析道,“海洋有机肥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应该能激活根瘤菌的活性。我们可以先做个小范围试验,看看效果。”
老郑这时也带着海洋有机肥赶到了,几人立刻在田里划出一块试验田,将海洋有机肥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入土。小李则在试验田和普通田分别埋下了微生物传感器,实时监测根瘤菌的活性变化。
“如果试验成功,我们可以在四地推广海洋有机肥,”陈砚看着忙碌的众人,心里已有了计划,“洛城的大豆、苏城的水稻、海洲的耐盐碱作物、舟山的蔬菜,都可以试试。这样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土壤质量,实现绿色种植。”
老周点头赞同:“我已经跟村里的农户商量好了,今年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还要建一个大豆加工厂,把大豆加工成豆油、豆腐、豆干,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到时候还要请舟山的小林帮忙,看看能不能用大豆加工废料制作有机肥,实现循环利用。”
“这个主意好!”老郑立刻响应,“我们海洲的海洋有机肥厂也能用上大豆废料,到时候咱们四地形成产业链,大豆种植→加工→废料制作有机肥→再用于种植,既环保又经济,还能降低成本。”
接下来的几天,陈砚和众人一起在洛城的大豆基地忙碌,白天监测根瘤菌的活性变化,晚上则在基地的会议室商量四地的农业合作计划。小李的监测数据显示,试验田的根瘤菌活性每天都在提升,三天后已达到标准值,比普通田高出了15%。
“成功了!”小李兴奋地拿着监测报告跑进来,“根瘤菌的活性已经达标,而且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提高了,效果比预期的还好!”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老周更是激动地拍了拍陈砚的肩膀:“陈队,多亏了你!这下咱们的大豆种植总算有保障了。我这就通知农户,明天开始大面积施用海洋有机肥。”
陈砚看着窗外的大豆田,心里满是欣慰。春播的序曲已在四地奏响,苏城的水稻开始育苗,海洲的耐盐碱作物试验田已种下第一批种苗,舟山的蔬菜大棚里一片生机勃勃,洛城的大豆田也迎来了新的希望。
离开洛城的前一天,陈砚接到了王哥的电话,说江城的稻田民宿已经基本建成,邀请四地的伙伴们下个月去参加开业仪式,顺便商量稻田音乐会和农耕文化节的举办细节。“民宿旁边的油菜花已经种下去了,下个月就能开花,”王哥的声音里满是期待,“到时候一片金黄,肯定特别好看!咱们还可以在稻田里搞个春播体验活动,让游客也试试插秧,感受农耕的乐趣。”
“我们一定去!”陈砚笑着答应,“正好把四地的农产品都带过去,在民宿里搞个小型展销会,让游客尝尝咱们的大米、大豆、海鲜,说不定还能签下几个订单。”
返程的路上,陈砚看着车窗外的田野,心里充满了期待。春播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夏耘、秋收、冬藏,还有四地的农产品展销会、农耕文化节、稻田音乐会,还有更多的新技术要推广,更多的合作计划要落实。但他知道,只要四地的伙伴们同心协力,互帮互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谱写出更多丰收的乐章。
车驶入苏城地界时,夕阳正斜挂在天边,将田野染成一片金色。田埂上,农户们还在忙碌着,有的在搭建育苗棚,有的在调试智能灌溉设备,孩子们则在田埂上追逐嬉戏,手里拿着刚发芽的柳枝。陈砚打开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张夕阳下的田野照片,配文写道:“春播正当时,希望在田间。四地同心,共促丰收,已在我们手中徐徐展开。”
群里很快热闹起来,老周发了洛城大豆田的照片,老郑发了海洲盐碱地试验田的视频,小林发了舟山蔬菜大棚里的番茄苗,王哥则发了江城稻田民宿的最新进展。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记录着四地春播的忙碌与希望,也见证着四地联盟的成长与发展。
陈砚收起手机,望向窗外。田野里,新翻的黑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育苗棚里的灯光像星星一样点缀在夜色中,远处传来农户们的谈笑声,还有智能农机的轰鸣声。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土地、关于希望、关于协作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还在继续,在四地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