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将苏城智慧农园的土壤晒得温热,“洛苏3号”大豆的藤蔓已爬至腰间,淡绿色的豆荚在风中轻轻摇晃,如同缀满枝头的翡翠。陈砚蹲在田埂上,指尖划过一片叶片,灵能监测手环立刻弹出数据——叶绿素含量92%,水分充足,无病虫害迹象。“小王,玄黄星域边缘的‘抗暗蚀大豆’试验田,数据同步过来了吗?”
农技员小王捧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屏幕上跳动着玄黄星域的实时数据:“卡隆部长刚发来消息,试验田的大豆成活率达到88%,虽然比预期低2%,但考虑到当地土壤的暗蚀残留浓度,这个结果已经超出预期了!他们调整了灵能肥的配比,下周就能看到新的生长变化。”
陈砚点头,打开“星际农业协作平台”,将苏城的大豆种植参数与玄黄的数据进行比对:“把我们的‘曦光草’提取物浓度再降低5%,同步给玄黄技术团队。暗蚀土壤的肥力吸收慢,浓度太高反而会烧根。”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无人机群,这些无人机正搭载着新研发的“灵能光谱仪”,低空掠过农田,通过光谱分析大豆的营养状况,“灵曦星域的光谱仪确实好用,比传统采样效率高十倍,下半年要在所有合作基地推广。”
离开苏城,陈砚驱车前往洛城的大豆纤维产业园。车间内,新投产的“智能柔性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地将大豆纤维梳理成纱,再织成面料——前一秒还在生产灵曦星域的医疗防护服,下一秒就切换到玄黄星域的矿工工装,整个换型过程仅用了90分钟。老周站在控制台前,向陈砚展示生产线数据:“这条线的日产能达到3000件,而且次品率控制在0.5%以下。灵曦星域的10万套防护服订单,原本要20天,现在15天就能交付。”
陈砚走到面料检测区,拿起一块刚下线的工装面料,用灵能检测仪测试耐磨度——连续摩擦500次后,面料表面无明显磨损。“玄黄星域的矿场环境恶劣,这种耐磨度刚好符合需求。”他指着检测报告,“把灵矿纤维的混纺比例再提高3%,下周出样品给玄黄确认。另外,灵曦星域的医疗防护服,要增加‘透气阀’设计,星际医院的医生反馈,长时间穿着需要更好的透气性。”
老周立刻在系统中调整参数:“没问题!研发中心的‘灵能透气阀’样品已经出来了,明天就能装机测试。对了,碧波星域的莉娜发来消息,想定制一批‘水织丝-大豆纤维’混纺的户外服,用于他们的水下农场作业,你看要不要接?”
“接!”陈砚毫不犹豫,“碧波的水织丝防水性好,和大豆纤维混纺,刚好能解决户外服‘防水不透气’的难题。让设计团队下周拿出方案,同步给莉娜。”
从洛城出发,陈砚又马不停蹄赶往海洲的星际渔港。码头上,新落成的“灵能冷链仓储中心”格外显眼,透明的灵能保温舱内,刚捕捞的“星光鱼”被整齐摆放,温度稳定在-35℃,确保肉质新鲜。张社长迎着陈砚走来,手中拿着一份国际认证证书:“我们刚拿到‘星际有机海鲜认证’!这是五域首个获此认证的渔港,德国的采购商看到认证后,把下半年的订单量从500万欧元提高到800万欧元!”
陈砚走进仓储中心,查看“星光鱼”的溯源信息——扫码后,捕捞时间、海域位置、检测报告、运输路线一目了然。“溯源系统一定要做好,现在星际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透明化是关键。”他指着远处的灵能渔船,“碧波星域的联合捕捞船,什么时候能到位?”
“下周就能靠港!”张社长兴奋地说,“那艘船搭载了我们的智能渔网和碧波的水下探测仪,能精准定位鱼群,还能避开幼鱼区。预计联合捕捞能让‘彩虹贝’的产量再提高20%,刚好能满足灵曦星域的夏季海鲜需求。”
最后一站,陈砚来到舟山的“星际农旅示范基地”。大棚内,“云絮花-西瓜”套种田迎来了采摘旺季,鲜红的西瓜躺在翠绿的藤蔓间,雪白的云絮花点缀其间,游客们戴着灵能手套,小心翼翼地采摘西瓜。小吴拿着一个刚切开的西瓜,递到陈砚面前:“您尝尝,这个品种的糖度达到17度,还带着云絮花的清香,灵曦星域的甜品店已经把它做成‘西瓜云絮冰沙’,成了夏季爆款。”
陈砚咬了一口,清甜中带着淡淡的花香,口感细腻多汁。“农旅项目的游客量怎么样?”他问道。小吴打开统计数据:“上半年接待游客22万人次,其中星际游客占比35%,比去年同期增长15%。我们新增的‘西瓜采摘DIY’项目,周末几乎场场爆满,很多灵曦家庭专门来体验五域的农耕文化。”
陈砚走到农旅体验区,看到一群灵曦星域的孩子正在学习用传统工具耕地,旁边的玄黄星域导游正用灵能翻译器讲解五域的农耕历史。“这种跨文化体验很好,”他对小吴说,“下半年要增加‘星际农业课堂’,邀请灵曦、玄黄的农业专家来授课,让游客不仅能玩,还能学到知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