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走进“研学教室”,看到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微型灵能灌溉系统培育“抗暗蚀大豆”幼苗。“把研学营的课程再优化一下,”他对小吴说,“增加‘星际农业资源调配’的实践环节,让孩子们通过模拟平台,体验如何将五域的农产品调配到需要的星域,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另外,灵曦星域的‘悬浮种植体验区’下个月就要建成了,要提前做好宣传,吸引更多游客。”
12月初,“星际农业联盟资源调配会议”在灵曦星域召开。作为联盟的核心成员,“四地农品”携最新的“星际农业资源网”方案参会。会议现场,陈砚通过灵能投影,展示了资源网的核心功能:“通过这个网络,我们能实时整合联盟内50个星域的农产品供需数据、技术资源、物流信息——比如暗星星域需要的‘抗暗蚀大豆’,能直接匹配苏城、玄黄的种植基地;灵曦星域过剩的灵能肥,可快速调配给缺水的风沙星域。资源网还能预测市场需求,提前调整种植计划,避免产能过剩或短缺。”
他的演示引来阵阵掌声。暗星星域的农业部长率先表态:“我们急需100吨‘抗暗蚀2号’种苗和200吨灵能肥,希望能通过资源网快速调配,明年春天就能开展大规模种植,解决居民的粮食问题。”
风沙星域的代表也接着说:“我们的水资源短缺,急需灵曦星域的‘灵能节水灌溉系统’,还希望能引进‘四地农品’的‘云絮花-油菜’套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
会议结束后,“四地农品”与12个星域签订了资源调配协议,涉及种苗、肥料、技术设备等多个领域,总金额突破8亿灵能币。联盟主席在总结发言中说:“‘星际农业资源网’的建立,标志着联盟的协作进入了新阶段。未来,我们要以‘四地农品’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资源网,让联盟内的每一个星域都能共享优质资源,共同发展。”
返回五域后,陈砚召集四地核心成员,召开了“年终总结与新年规划”会议。会上,大家汇报了全年的工作成果:苏城的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抗暗蚀”系列品种覆盖5个星域;洛城的纤维产品出口额突破5亿灵能币,合作星域达到20个;海洲的海鲜出口额突破2.5亿欧元,新增3个海外市场;舟山的农旅基地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成为星际知名的农旅目的地。
陈砚在会上提出了新年的三大规划:“第一,在玄黄、暗星建立‘抗暗蚀大豆’繁育基地,实现种苗本地化供应;第二,在碧波星域建设‘星际海鲜加工中心’,将海鲜深加工产品推向更多星域;第三,升级‘星际农业协作平台’,增加‘智能预测’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预测市场需求和病虫害风险。”
团队成员纷纷响应。小王说:“繁育基地的选址已经初步确定,明年春天就能开工建设;老周说,纤维产业园计划新增2条生产线,提高高端产品的产能;张社长发了‘星际海鲜加工中心’的设计图,预计明年年底就能投产;小吴说,农旅基地计划新增‘星际农业博物馆’,展示跨域农业的发展历程。”
除夕前夜,陈砚站在苏城智慧农园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的星空。夜色中,灵能温室的灯光与星光交相辉映,“星际农业协作平台”的屏幕上,仍在实时更新着各星域的资源数据——苏城的种苗正通过星际冷链发往暗星,洛城的防护服在灵曦星域的医院投入使用,海洲的海鲜摆上了绿藤星域的餐桌,舟山的农旅基地里,不同星域的游客正一起迎接新年。
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张四地夜景的拼接照片,配文写道:“冬蕴新机待春来,星际农网连四海。‘四地农品’用协作编织希望,用创新破解难题;让我们继续以农为媒,以网为桥,在星际农业的道路上,书写更多关于共享、共富、共赢的故事,让每一个星域都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感受到跨域协作的温暖!”
群里瞬间热闹起来:小王发了温室大棚的夜景照片,幼苗在灯光下生机勃勃;老周发了纤维产业园的新年装饰,红灯笼与灵能灯带相映成趣;张社长发了渔港的年夜饭照片,渔民们正围着一桌海鲜庆祝新年;小吴发了农旅基地的新年晚会照片,不同星域的游客一起唱歌跳舞,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
夜色渐深,星际的星空格外璀璨。陈砚知道,这个冬天的积累,是为了明年更好的绽放。未来,还有更多的星域等待帮扶,更多的技术等待突破,更多的合作等待达成。但他坚信,只要四地同心、联盟携手,就一定能让“星际农业资源网”覆盖更多星域,让跨域协作的种子在星际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让星际农业的光芒,照亮每一片需要温暖的土地。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