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农业局代表握着陈砚的手说:“‘四地农品’的抗逆性作物和智慧农业技术,是太空农场的核心支撑。我们计划在3个空间站推广这套种植模式,未来还会应用到月球和火星基地。”
会议结束后,陈砚站在灵曦星域的星港,望着远处穿梭的星际飞船。这些飞船中,有的载着“四地农品”的大豆种苗前往暗星,有的装着纤维产品发往空间站,有的运送着海鲜驶向欧洲市场。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张会议合影,配文写道:“新春启航拓新域,农网互联绘新篇。‘四地农品’将以星际农业资源网为纽带,连接更多星域,突破更多技术,让跨域协作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天地生根发芽,让现代农业的福祉惠及每一个星辰下的生命!”
群里瞬间热闹起来:小王发了苏城温室里“抗暗蚀2号”幼苗的生长视频,嫩绿的叶片生机勃勃;老周发了纤维产业园的新生产线照片,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张社长发了星光蟹装车的视频,冷链车正驶向星门;小吴发了农旅基地研学营的报名截图,名额已被抢购一空;卡隆发了玄黄加工基地的试生产照片,蛋白粉正从生产线输出;莉娜发了碧波水下农场的潜水服测试视频,工人穿着新服装在水下作业灵活自如。
夜色渐深,五域的田野里,智能温室的灯光如同星星般闪烁,守护着即将移栽的幼苗;玄黄星域的加工基地,机器轰鸣声仍在持续,为首批蛋白粉订单冲刺;灵曦星域的空间站,“四地农品”的大豆种子已准备就绪,即将开启太空种植之旅;碧波星域的水下农场,新一批彩虹贝正在灵能网箱里茁壮成长。
陈砚知道,新春的启航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星域等待探索,更多的技术等待突破,更多的合作等待达成。但他坚信,只要四地同心、联盟携手,以星际农业资源网为桥,以科技创新为帆,就一定能在星际农业的广阔海洋中,驶向更遥远的彼岸,让“四地农品”的品牌光芒,照亮每一片可耕耘的土地,让跨域协作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希望的星球。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