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星际农业联盟年度峰会”在灵曦星域召开。作为联盟核心成员,“四地农品”携全年成果参展,展台前人头攒动。陈砚在峰会上分享了“跨域协作赋能星际农业”的经验:“从‘洛苏3号’大豆到抗暗蚀系列品种,从灵能节水灌溉到智能纤维生产线,从可持续捕捞到农旅融合,‘四地农品’的每一步突破,都离不开联盟各星域的资源共享与技术协同。未来,我们计划在联盟内建立‘星际农业创新中心’,整合五域、灵曦、玄黄、碧波的研发资源,攻克抗暗蚀、耐极端环境等核心技术难题。”
峰会期间,“四地农品”与18个星域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与冰晶星域共建“耐低温农业示范基地”;与火山星域合作开发“高温灵能肥”;与太空农业局联合推进“月球种植试验”,计划明年在月球基地试种抗暗蚀大豆。其中,与“暗星星域农业发展基金”的合作最为重磅——双方将共同出资10亿灵能币,在暗星建设“星际农业产业园”,涵盖种植、加工、物流全产业链,预计建成后能解决暗星10万人的就业问题。
暗星星域的农业部长握着陈砚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三年前,暗星还在为粮食短缺发愁;现在,有了‘四地农品’的技术和支持,我们不仅能自给,还能发展产业。这个产业园,将成为暗星农业腾飞的起点!”
峰会闭幕当晚,联盟发布了《星际农业发展五年规划》,明确将“四地农品”的跨域协作模式作为核心模式推广,帮助联盟内80%的星域实现粮食自给,建立100个跨域农业示范基地,培养5万名专业农业人才。
陈砚站在灵曦星域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的星空。夜色中,五域的大豆田、洛城的加工厂、海洲的渔港、舟山的农旅基地,还有暗星、玄黄、碧波等星域的合作项目,仿佛连成了一张巨大的农业网络,将丰收的希望传递到星际的每一个角落。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张峰会合影,配文写道:“秋收万颗盈星际,农盟新章启未来。‘四地农品’用65万吨大豆、1800万件纤维产品、3.5亿欧元海鲜出口,交出了跨域协作的答卷。未来五年,让我们以创新中心为引擎,以产业园区为支点,继续深耕星际农业,让更多星域告别粮食短缺,让更多人吃上优质农产品,让跨域协作的种子,在星际的沃土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群里瞬间热闹起来:小王发了苏城大豆田的航拍视频,金黄的田野如同大地的勋章;老周发了纤维产业园的夜景照片,车间灯火通明,新订单还在不断涌入;张社长发了海鲜装船的视频,冷链车正驶向星门,将新鲜海鲜送往星际各地;小吴发了农旅基地的丰收晚会照片,不同星域的游客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
夜色渐深,星际的星空格外璀璨。陈砚知道,这个秋天的丰收不是终点,而是星际农业联盟新征程的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星域等待帮扶,更多的技术等待突破,更多的合作等待达成。但他坚信,只要四地同心、联盟携手,就一定能实现“让每个星域都有饭吃,让每个生命都能享受优质农产品”的目标,让星际农业的光芒,照亮每一片需要温暖的土地。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