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辐射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因地制宜’的定制化服务。”陈砚指着投影上的星域地图,“针对不同星域的环境特点,我们提供‘品种+设备+技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确保每个星域都能种出高产、安全的作物。未来,我们计划在灵曦、暗星、碧波建立三大‘技术辐射中心’,让创新成果更快惠及万星。”
发布会结束后,15个星域与创新中心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其中荒芜星域一次性订购了500吨3号耐旱品种种子,以及100套智能种植设备;碧波星域则与生态保护实验室合作,启动10万亩盐碱地修复项目。星际农业联盟主席在总结发言中说:“创新中心的技术辐射模式,为星际农业合作提供了新范式,让‘一方创新,多方受益’成为现实。”
秋收时节,暗星星域的农户们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丰收。老卡家的20亩大豆卖了个好价钱,他用收入买了新的灵能灌溉设备,还送孙子去灵曦的农业学校读书。在示范田的庆丰收大会上,老卡作为农户代表发言:“以前我们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吃饭!感谢创新中心,感谢星际农业联盟,让我们暗星也能有丰收的喜悦。”
陈砚站在台上,看着台下欢庆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从苏城的智慧农园,到覆盖多星域的技术网络;从单一的大豆种植,到“研发-生产-销售-文旅”的全产业链;从四地的小协作,到跨星域的大联盟——“四地农品”正以创新为笔,以协作为墨,在浩瀚星河中描绘着农业文明的新画卷。
初冬的星空中,星际冷链车穿梭在各星域之间,运送着丰收的粮食、优质的纤维、新鲜的海鲜;创新中心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仍在忙碌,培育着更抗逆的品种,研发着更智能的设备;农旅基地的课堂上,孩子们的笑声与灵能植物的生长声交织,传递着未来的希望。陈砚知道,星际农业的道路没有终点,还有更多的星域需要帮扶,更多的技术需要突破,更多的梦想需要实现。但他坚信,只要“四地农品”坚守“同心协作、创新共赢”的初心,只要星际农业联盟携手同行,就一定能让丰收的光芒照亮每一片星空,让农业文明的火种在宇宙中永续传承。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