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可持续不是牺牲效益,而是更高质量的发展。”陈砚指着白皮书里的数据,“暗星通过秸秆循环,农户每亩增收200灵能币;海洲的零碳冷链,每年节约电费3000万灵能币。未来,我们计划在20个星域推广‘生态农业示范园’,让每个星域都有可复制的生态模式。”
大会现场,荒芜星域与“四地农品”签订了“生态修复合作协议”,计划用3年时间,在荒芜建设10万亩“暗蚀土壤生态修复示范区”;火山星域则订购了500套“纤维再生设备”,用于当地的服装产业园升级。星际农业联盟主席在总结时说:“‘四地农品’的生态闭环模式,为星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既要丰收,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成为现实。”
除夕前夜,陈砚站在灵曦星域的星际观测台,看着远处各星域传来的灯火——暗星的农户在秸秆处理厂贴春联,洛城的产业园挂起了生态主题的灯笼,海洲的渔港正举办绿色海鲜年夜饭,舟山的农旅基地里,不同星域的游客一起写环保春联。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段生态循环的短视频,配文写道:“这一年,我们用科技破解生态难题,用循环创造永续价值。愿‘四地农品’的生态火种,能照亮更多星域的土地;愿星际农业联盟的每一位伙伴,都能在丰收与环保的平衡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愿跨域协作的温暖,能让每一颗星辰下的家园,都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
群里瞬间热闹起来:赵博士发了暗蚀降解菌的最新试验视频,降解效率已突破90%;老周发了用再生纤维做的新年礼服,绿色的面料格外喜庆;张社长发了渔港的碳中和渔船照片,船身上贴着“绿色捕捞”的标语;小吴发了农旅基地的碳汇林夜景,灵能树苗的灯光拼成了“生态永续”四个大字。
夜色渐深,星际的星空格外璀璨。陈砚知道,生态可持续的道路没有终点,未来还需要攻克更多技术难关,协调更多跨域资源,改变更多传统观念。但他坚信,只要“四地农品”坚守“科技向善、生态为基”的初心,只要星际农业联盟携手同行,就一定能让生态闭环的模式在更多星域落地生根,让农业文明的火种在宇宙中永续传承,让每一片耕耘的土地,都能永远焕发勃勃生机,让每一个星辰下的家园,都能永远充满丰收的喜悦。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