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迷雾,在凌薇薇与苏清月持续施加的压力下,终于被撕开了一道裂口。
就在苏清月收到那封关于苏州城外隐秘别院密信的三日后,江南暗卫再次传来加急密报——经过昼夜不间断的监视,他们成功捕捉到一个关键画面:一名须发皆白、身形佝偻的老者,在那处伪装成废弃蚕房的别院小院内短暂现身晾晒药材,其容貌特征,与档案中留存的刘明堂画像,有七分相似!
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销声匿迹多年的前太医院院正,刘明堂!
然而,密报中也提到,那别院看似守卫松懈,实则外松内紧,暗处至少有不下十名身手矫健的护卫潜伏,且院内似乎设有机关。强攻,风险极大,且无法保证能安然无恙地带出可能身体孱弱的刘明堂。
“他果然还活着,而且被人严密看管着。”凌薇薇看着密报,眼中寒光闪烁,“看来,我们猜得没错,他手里果然有让对方忌惮的东西。”
苏清月沉吟道:“陛下,强攻不可取。需智取。或许……可以制造一场意外的‘混乱’,比如相邻庄园走水,或者安排一场官府针对附近区域的‘例行搜查’,趁乱接触刘明堂,或者……让他有机会主动传递信息。”
凌薇薇点头:“与朕想的一样。此事交由你全权策划,江南暗卫及当地可靠官差,皆可由你调遣。务必确保刘明堂的安全,拿到他手中的证据!”
就在苏清月紧锣密鼓地策划江南行动方案时,朝堂之上的反扑,也终于从暗流涌动,演变成了公开的浪潮。
这一次的发难者,是几位以“清流直谏”自居、素来在士林中颇有声望的翰林院老臣。他们联名上了一道洋洋洒洒的万言书,表面上是“忧心国是”,实则通篇都在抨击凌薇薇登基以来的种种“苛政”——包括设立凤阁、推行新政、尤其是最近成立的“廉政清吏司”及其“严刑峻法”。他们将北境战事的伤亡、朝局如今的“动荡”,乃至凯旋大典上的刺杀,都隐晦地归咎于凌薇薇的“不修德政”、“任用酷吏”,言辞激烈,引经据典,极具煽动性。
这份万言书,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瞬间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的波澜。许多原本就对改革不满、或因清洗而利益受损的官员,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附和,要求凌薇薇“下诏罪己”,“废除苛政”,“亲贤臣,远小人”。
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向凌薇薇压来。她可以轻易处置几个跳梁小丑,但面对这些代表着“清议”和“士林风向”的老臣,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更大的政治地震,甚至动摇统治的根基。
紫宸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跪在御阶之下,慷慨陈词,一副“文死谏”的架势。不少官员低着头,目光闪烁,等待着女帝的反应。
凌薇薇高坐龙椅,面沉如水。她没有立刻发作,而是等那几位老臣说完,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威压:
“诸位爱卿,忧国忧民之心,朕,知道了。”
她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个与她对视的官员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然,”她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锐利如刀,“尔等口口声声说朕‘不修德政’,那朕倒要问问,郭谦、瑞王、宇文护之流,结党营私,贪墨军饷,勾结外敌,谋害君上,致使北境将士血染沙场,百姓流离失所,这,就是尔等所谓的‘德政’吗?!”
她猛地站起身,拿起龙案上那一叠由苏清月整理的、关于宇文护集团罪证的摘要,狠狠摔在御阶之下!
“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这就是你们某些人心中或许还存着几分‘香火情’的‘老臣’!他们趴在国家的躯体上吸血,他们出卖边防舆图,他们甚至敢对先帝和端敬皇妃下手!若不是朕设立凤阁,推行新政,成立廉政清吏司将这些蠹虫揪出来,这大晟的江山,迟早要亡在这些道貌岸然的国之巨蠹手中!”
她声如雷霆,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在众人的心上。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或试图浑水摸鱼的官员,此刻已是面如土色,冷汗涔涔。
凌薇薇目光如电,直刺那几位领头的翰林老臣:“尔等读圣贤书,所为者何?是为一己清名,不顾国家安危,不论是非曲直,人云亦云,攻讦锐意改革、铲除奸佞的君主?这就是你们所谓的‘直谏’?!朕看,是迂腐!是糊涂!”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怒火,声音恢复了冰冷的平静,却带着更令人胆寒的力量:
“朕,登基以来,夙兴夜寐,所为者,不过‘富国强兵,澄清吏治’八字!凡阻碍此目标者,无论其身份如何,声望多高,朕,绝不姑息!”
“至于尔等……”她看着那几位脸色惨白的老臣,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最终化为决绝,“念尔等年老,且并非核心涉案之人,朕,不予重罚。即日起,革去所有官职,遣送回籍,闭门思过!若无诏,永不得返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学霸养成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朕的学霸养成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