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过几处,看着简陋,实则承载力尚可的铁索桥,终于来到作训基地范围,并非水坝处的主基地,而是这片村寨的另一侧,想去到主基地,还要穿村过寨,若有人尾随而来,或有人迷路或好奇前来,在此便会被发现并挡住。
众人并没有直接去基地,而是拐上一条岔路,来到其中一位头人的家中,将带来的东西卸下,除了针头线脑之类零零碎碎的东西,还有十来套小型沼气设备。
就是林默让人给同学设计的那一款,这边的山苗,多是三五户分居一地,所以这东西,也是适用的,一同带来的,还有沼气灶、沼气抽水机、沼气包等。
沼气灶,自然是用来做饭的,沼气抽水机,则是以沼气为燃料抽水,可抽水浇灌,也可抽水引用,而沼气包,就是一个大号可密封的橡胶袋,可把沼气带去使用机器处。
至于沼液袋、车架及其他使用沼气的设备,或有配套,或带了样品,运力有限,没法带太多。
聊了会儿,留下人,给有兴趣的人安装,并教他们如何使用,林默等人则直接开车来到主基地,营房已经建好,木制的,没办法,运力有限,暂时先就地取材。
房顶直接用水泥毯,没办法,茅草不经用,瓦片周边一时也买不到那么多,所以直接用水泥毯,再撒上泥土与树枝,伪装用的,这样很快能长上青苔地衣,从空中观察也不显眼。
水坝也已建成蓄水,蓄水量不算大,且是在山谷极窄处修建,坝顶也不过二十来米,两侧还是石壁,加上清理山谷时,清出的大量石头做为原料,路修通后送过一批水泥,很快便将此石坝建起。
其他的各式训练场、演练场等设施,在公路开通前,便已开始修整场地,材料送来,也迅速开始建设,目前也已基本完工。
与王明坤过来,便是查看建设状况,准备正式投入使用的,从水库,架驶水上起降的三角翼,众人从空中好好俯瞰了一番。
随后去看了工程队,这多由犯人组成,重型犯,就是剿匪中抓获送审判了十几二十年以上的,林默给了他们一些选择。
要么关到刑满或进矿里干,要么加入工程队,但很可能一辈子也难以归家,但有薪水,他们可为其送回家中。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有选择的机会,肯定有审查筛选,像犯的案、为人、手艺等,条件很多,毕竟需要他们主动老实干活,不逃跑,不然再找一堆人盯着他们?
瞧完看完,林默搭乘着动力三角翼先行离开,中途在补给点降落加油后,最终在重庆东部,某条河流附近降落。
这里,有一座国府修建的小型机场,在三峡附近,是预备将来拦载溯江而上攻击南京,或江中船只而准备的空军机场。
林默在此换乘上皮卡,便沿着半山腰的公路,经过几处新建成的小集镇后,最终拐上一条岔路,驶入一片竹海中。
地面,从颠簸的碎石路,换成异常平整的黄土路,拐拐绕绕,在竹林中开了近半个小时,又通过数次关卡检查后,在天色泛黄之时停下车。
步行绕过一片竹林,眼前出现震撼一幕,几个庞大的人造物,矗立在竹海中,造物上,工人如蚂蚁般,搬运着物资器械,将造物一点点建成。
此地,便是顺风耳基地,大型造物,便是信号接收装置,无线电信号接收锅跟接收阵列。
其中一座山头上,已经有几部小的,已建成投入使用,都只比竹林高一点,且可转动方向,目前正试用,东转西转,而掩藏在一定距离外的信号处理中心,灯火通明。
此地的电力供应,是在竹海另一侧,建设的一处水电站,虽同样是座小电站,但在已建成的小电站中,装机容量很靠前,能为基地提供充足电力。
而尚在建设的,便是更大型的接收锅与接收阵列,其中一部接收锅,建成的已有十几米高,全建成估计会超二十米,锅的直径也在十米以上。
锅是固定的,对准长江下游的方向,承重用钢架,像底座这些,但也大量使用了竹子,像锅体,原因是减重,
锅的形状弄出来后,便会在内侧加上一层薄金属,让其反射电磁波,最后汇聚在接收装置,以增强信号。
而大型接收阵列有二部,一部固定的三面陈列,预计建设高度达几十米,宽度更大,占据一整座山头。
同样的,除了支撑承重部分用钢架,其余框架,全像建房一样,围绕着捆扎出来,然后再装上密密麻麻的金属天线、导线等等。
大型单面阵列,也颇为庞大,但比三面阵列,要小上一号,主体同样用大量竹材捆扎而成,但基座是金属构件,且可转动。
转动方式,并非电机之类,整部阵列,也占据了一座山头正中,基座外面,围了一圈圆形水泥道,上面有两辆卡车。
卡车,位于阵列两端,既负责做支撑,分担阵列重量,同时,若阵列需要转动方向,卡车便可开头,带着阵列缓慢转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谍海孤雁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谍海孤雁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