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澜将制定的营救计划送回了临安,子陶终于派人来支援。
只是还未出宋的边界,朝堂上就出了新的波澜。
一名官员公然在大朝会对杨祖春发难,声称自己查到御军前执金吾杨普缘并未身死,而是去了金国成为了郓王福晋,帮助金国带兵攻打蒙古、西夏,甚至曾在襄阳城与她的亲生父亲杨祖春对阵,是大宋的卖国贼。
从杨祖春最近发出的只守不攻的军令来看,很可能父女二人里应外合,企图通过战争拖垮我大宋,再以更加屈辱的条件向金国求和,其心可诛!
朝堂上一片哗然。
闻言,杨祖春的眼中有疑惑,却没有惊慌。
史弥远一时间有些摸不透这人的心思,静观其变。
赵竑最先站了出来,“官家,前段时间儿臣也曾在城中风闻缘子还尚在人世,还说在金国见过她,当时儿臣也觉得十分震惊,但细想就觉得十分荒谬。杨家世代忠烈,无论是杨将军还是杨普缘,为将为官都受人敬仰,且受皇家厚待,没有理由跑去金国偷生,更别说卖国。”
官家还没说话,那名官员似乎早有准备般开口,“人无完人,若每个人都说一个人好,要么这人是个圣人,要么是这人道貌岸然,敢问杨将军,你是圣人吗?”
这话刁钻,杨祖春定然不敢答自己是个圣人,那人们就会下意识去带入另一个答案,但这句话本身就是那人自己说的,并非金科玉律。
赵竑也深知这是一个陷阱,他又怎么会让杨祖春作答,笑着开口道:“杨将军不是圣人,也不是道貌岸然之人,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说他好,王大人这不就在弹劾他嘛。”
王大人一下子噎住,也不管是何场合,阴恻恻地看着赵竑道,“下官素闻济国公幼时受过杨将军照顾,又与杨普缘交好,所以处处为他们说过话,又或者,这里面的事,您也有份?您确定要把自己卷进去吗?”
最后一句话都像是威胁了,史弥远眸色阴沉,其实点到为止的效果更好。
赵竑这么多年的刀光剑影都走过来了,面对赤裸裸的挑衅根本不惧,更何况这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人是不是忘了官家还在呢。
“就算我不出声,你们就会放过我吗?”
赵竑说的不是“你”,而是“你们”,他的目光精准地扫过史党的每一个人,除了史弥远,所有人都瑟缩地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济国公慎言。”王大人还在做最后的挣扎。“若是以前的杨普缘或许还值得您为她出头,你说她不会卖国求荣,但并不代表她不会为情爱所困,她就是迷恋上了金国的郓王,才会做出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事。”
朝臣们都倒吸一口凉气,竟是因为此事?
赵竑实在气愤,缘子忍辱负重,经被他如此污蔑,当即冷哼一声,“还是王大人慎言吧!你口口声声说缘子在金国,为了做什么福晋,领兵抗宋,全凭你一张嘴胡诌吗?眼下正是杨将军领兵抗金之际,你如此诬陷忠良、挑拨离间,到底意欲何为!”
杨祖春有些欣慰,赵竑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倒看他们到底要如何回应。
“官家!”王大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臣人微言轻,不如济国公巧言善辩,但关乎国家安危,却又不敢不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请您派人彻查此事,若臣有半句虚言,舍了这一身皮囊不要又如何,只是……在事情查明之前,不可再让杨将军领兵了啊!”
哐哐哐……
又是一阵叩首,磕得赵竑的牙都跟着疼。
吴尚书此时站了出来,“王大人,你这番作为看似直言进谏,可又与撞柱逼官家何异,若官家今日没有采纳你的意见,世人便会说陛下刚愎自用,不肯广纳贤言,若官家今日听了你的意见,来日便还会有人效仿你,以此来挟制官家的仁心。你身为臣子,陷陛下于两难,又谈何忠义?”
赵竑真想给他这个名义上的岳父大人拍手称赞,姜还是老的辣,他没有站出来为缘子和杨将军说一句话,却将这个王大人怼了个狗血淋头,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
吴大人也不想掺和的,但是赵竑这家伙根本按捺不住,就怕再说下去把他卷得更深,现在在一条船上,也不得不站出来说句话了。
王大人瞠目结舌的看着吴尚书,刚想说两句他不是这么想的,就见官家笑吟吟地望着自己,在他匪夷所思中开口,“好了,不要吵了。”
杨祖春抬头看过去,见官家向他投来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他便知道,官家要投桃报李了。
这一天早晚会来。
史弥远也留意到了官家的神情,他心中默默叹气,双目半敛,官家全无震惊之色,更别说气愤了,连逼着他去查这事可能都做不到。
果然,官家心平气和地再次开口,“你们都是为了朕好,为了大宋好,可能方式方法不当、言辞有些激烈,但也让朕看清了你们的用心。”
王大人缺根弦似继续叩首,一副官家懂我、官家明鉴的样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似月桃花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似月桃花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