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靖忙道:“做什么去?慌慌张张的。”黄叶回过头来笑了笑说道:“去厨房找公主和妹妹去。”说着去往灶房。
他们三个姑娘又说了一阵话,赵香云和黄香一听黄叶的事,也说说笑笑的劝慰了半天,黄叶也只是敷衍了事。
三日后,临安又催促了,赵香云不得不引众离开襄阳。黄靖与子午等人出了襄阳城到汉水边去了,算是赵香云、黄叶离开襄阳前的最后一次出游,黄香闷闷不乐,也想去临安玩,可说不出口,毕竟黄靖年纪大了,如若都离去,想必黄靖会伤心难过。
黄靖虽是年纪大了,不过他早年也是东京翰林院的一个得意门生。诗词歌赋也是爱不释手。只是天下大变,不得不投笔从戎,遇到岳飞后,便留在襄阳,支持岳飞的北伐,以为后援。如若不是黄靖,郾城大捷的粮草恐怕难以为继。
众人前行开来,只见汉水波涛滚滚,他们在一个渡口的酒楼上四下围坐,说些话语。黄靖望了望外边,站起身来在黄叶和黄香一左一右两个女儿的陪伴下走到了窗边。
子午四人与赵香云见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都感同身受,为之动容。
黄靖看看左边的黄叶,瞧瞧右边的黄香,用手轻轻拍了拍两个女儿的胳膊,喃喃道:“你们就不必如此了,为父还不老,可以走动。”
黄叶、黄香对视一笑,齐声道:“我们也没有说您老啊!”此言一出,一个个哈哈大笑开来。
赵香云泪光点点,想起自己的父皇宋徽宗,就感慨万千道:“老将军如今算是享清福了。”
黄靖捋了捋胡须,忙道:“我这两个女儿,乃是为父的‘小棉袄’了。”说着看了看普安和余下,原来黄靖早已看出,这余下喜欢黄香,普安对黄叶也是目不转睛,暗送秋波。就怕他二人抢走自己的“小棉袄”一般,不觉紧紧地搂住黄叶、黄香。
子午忙道:“谁说不是,聪明伶俐。”余下道:“能说会道。”
黄香瞅了瞅余下说道:“这是什么话,夸我们还是骂我们?”
普安扯了扯子午的衣角想了想忙道:“没有,好话。”
武连轻轻拍了拍黄香的胳膊,说道:“是坏话,就是骂你呢,收拾余下吧!”
余下瞪了瞪武连,黄香向余下而来,气势汹汹。几个人又是哄堂大笑。
黄靖忙道:“香儿,不可如此。可要收敛脾气,温柔贤惠才是。”
黄香撒娇道:“爹爹,您怎么如此说?不理你了。”
黄叶劝道:“好妹妹,何必如此,不过玩笑而已。”
普安道:“是玩笑,就是玩笑。”黄叶没好气道:“去你的,胡说八道的家伙。”此时此刻一个个又是笑个不住。
黄靖站在窗边,子午、普安、余下、武连也到了跟前。黄靖看着子午和普安,道:“你二人对我襄阳眼下知道多少?但说无妨,不必过谦。”
子午道:“汉代襄阳所谓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
普安也道:“唐代襄阳也是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
黄靖捋了捋花白胡须,看向远方:“没想到,你们记忆犹新了,老朽,佩服,佩服。”
子午、普安齐声道:“老将军抬举了,不敢当,不敢当。不过略知一二,一些皮毛而已。”
黄靖叹道:“皮毛已是令人叹服,如若滔滔不绝,怕是一言难尽了。”众人听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黄靖若有所思的道:“你们应该知道我大宋毛驴比马匹多,这毛驴可是给我大宋带来过好运,并且与我襄阳城又有一段故事,不知你们想不想听?”一个个点点头。
黄靖笑道:“话说太祖武德皇帝当年是个青春俊杰,曾经到了襄阳,当时他身无分文,又不能住客栈,就到了庙里去借宿。有一个方丈,百岁高龄却精神矍铄,算是阅历丰富,知道天下人间的大道理。他与这眼前的年轻人彻夜长谈,点拨他不可南去,应该北上,便是出人头地的地方。武德皇帝就听从了良言,改变主意北上,方丈送钱和唯一的毛驴给他,他就到了中原,在周世宗手下成为一员虎将,最终黄袍加身成就帝业,建立了这大宋江山。”
子午道:“看来我大宋赵氏天下的第一功臣是毛驴了。”
普安道:“应该善待每一头小毛驴。”
余下道:“契丹人、西夏人、女真人,为何嚣张,就是因为骑兵与马匹比我大宋多,比我大宋厉害。”
武连道:“毛驴功不可没,不过做骑兵的确不大现实。”
黄叶叹道:“但不能说毛驴并不重要。”
黄香拉着黄叶的手,笑道:“那是当然,我喜欢小毛驴,更喜欢姐姐。”
黄叶笑道:“妹妹真逗,把姐姐与小毛驴相提并论,是何道理?”众人都笑。
赵香云道:“东京时候,宫里吃羊肉、鱼肉,我高兴,要是驴肉,我就伤心难过。”
黄靖捋了捋花白胡须,仰天长叹道:“好孩子,好孩子,算是心地善良、善解人意了。毛驴实乃我大宋第一功臣。大江东去,黄河滔滔,是北上还是南渡,恐怕就像是长江水一样,无语东流了。你们可知天下人间有些道理恐怕只有借景抒情方才明白。”众人听了这话,默然不语。
此时,窗外就是汉水,滔滔不息,奔流而去,一帆小舟渐行渐远。
喜欢两宋传奇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两宋传奇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