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前的雍正王朝拟境。
西北大营,旌旗猎猎。怡亲王胤祥,当今皇上的十三弟,正把玩着一根油光水亮的马鞭,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声音不高,却带着金铁之音:那五,说说,这忍界,咱大清为什么不去?
下首坐着的那山明,人称那五,是个干瘦精悍的汉子,穿着四品武官补服,闻言像被蝎子蜇了屁股,地一下从那只搭了半边椅子的座位上弹起来,躬身拱手,语气惶恐中带着几分油滑:十三爷!我的好王爷!您可别提了!那劳什子忍界,穷山恶水,听说连个囫囵庄稼都长不好,能有什么油水?前宋、前明那帮子商贾,鼻子比狗还灵,早把商路趟得明明白白,咱现在过去,汤都未必喝得上热乎的!论起打仗,咱八旗劲旅自然不怵,可这做买卖、占地盘的事儿......实在不是咱的长项啊!奴才,奴才这可是一片赤诚,为皇上计,为咱大清计,不忍看咱的儿郎们白白折损在那不毛之地!
胤祥冷哼一声,马鞭在掌心轻轻敲打,扯你娘的臊!你那点花花肠子,还不如你那张脸瞧着实诚。跟爷撂实话,是不是怕咱满人出去立了功,得了势,你那汉人主子的根基......未来就不那么牢靠了? 胤祥目光如电,扫过那五,他这位王爷,可不是只会提笼架鸟的纨绔,胸中自有丘壑。
那五脸上的惶恐瞬间收敛了几分,腰杆反而挺直了些,陪着笑道:王爷......睿鉴!奴才这点心思,果然瞒不过您。他顿了顿,笑容里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王爷可知,咱大清......在后世之人嘴里,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是什么?胤祥停下了敲打马鞭的动作,眯起眼睛望向帐外苍茫的西北天地,神情专注起来。
功绩?嘿,那五嘴角歪了歪,露出一丝近乎讥诮的神色,在后世有些人看来,咱大清......除了拿下这偌大的版图,他伸出手指,在空中虚划了一个不规则的、略呈秋海棠叶状的轮廓,让后人好歹有个凭据,能把后来丢了的再要回来点儿......其他的,怕是都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做得再好,那也是承袭前明的老底子。
混账东西!胤祥勃然大怒,手中马鞭地一声,将身旁一张花梨木茶几抽得四分五裂,他豁然起身,死死盯住那五,哪个杀才敢如此妄议朝政?叫他站到爷面前来!
那五却不接这雷霆之怒,自顾自继续说道,声音平缓却带着一股冷意:所以,王爷,咱们满人,眼下最实在的活儿,不是去跟宋明争那点残羹冷炙,而是得继续往西打!陆上,不能比当年的蒙元疆域近!海上,要占了那东胜洲(注:那五按照西游记给艾美莉卡州起的名字,既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国家,我大清自然也可以取名)!打下实实在在的疆土,立下华夏的界碑。将来......就算有一天大清不在了,后世子孙也能指着这碑说,看,这地儿,祖上是大清的!得拿回来!
胤祥眯着眼,胸膛微微起伏,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那五。
咱满人,就治不好一个国?良久,胤祥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知道那五来自后世,话虽刺耳,未必是空穴来风。
那五苦笑一下:王爷,治得好,除非......不分满汉。可咱......敢吗?
敢吗?胤祥默然。不分夷夏,最终华夏同化夷狄,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这华夏文明的同化之力,几千年来从未变过,他岂能不知?这是阳谋,无解。
难道......我辈就只能做个开疆拓土的打手?胤祥气势一泻,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
那五却突然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一种近乎虔诚的光彩,活像个正在诵读圣贤书的学子,只是内容截然不同:王爷!若能打下远超汉唐的疆土,让后世子孙受用不尽,将来......自有那识趣的大儒,为我等辩经分说,青史之上,岂能无我满人浓墨重彩的一笔?
雍正皇帝最终并未对忍界用兵。然而,怡亲王胤祥,却独自做了一个决定。
——————————————————————————————————————
准噶尔汗国,金顶大帐。
珲台吉,一位身着蒙古袍服的宰桑躬身禀报,清朝的十三阿哥,只带了区区八百骑,就敢深入我境,说是来当说客,这......是不是太不把我准噶尔放在眼里了?
端坐于上的珲台吉噶尔丹策零(噶尔丹之侄,此时准噶尔首领)面容冷峻,手指轻轻敲打着包金的扶手:本汗也以为是诱敌之计,可探马回报,方圆百里之内,并无清军大队踪影。以眼下两国形势,他胤祥想凭雍正一纸圣旨就让本王俯首称臣?莫非他疯了不成?
我军粮草已然齐备,各部族兵马也已集结,只待珲台吉一声令下。家中(指伊犁根据地)也严加防范,清军若想效仿卫青、霍去病偷袭,绝无可能。另一位宰桑朗声道,语气中充满战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忍界联络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忍界联络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