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乘用车品牌简史

兰陵潇萧生

首页 >> 中国汽车乘用车品牌简史 >> 中国汽车乘用车品牌简史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我在港综抽奖 四合院:开局就王炸!一个别想跑 四合院:满院禽兽?我有神医系统 黑科技帝国从负债十亿开始 四合院:穿成易中海的亲儿子 我的极品美女老婆 漫游在影视世界 重生80,天天吃肉,馋哭乡亲们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中国汽车乘用车品牌简史 兰陵潇萧生 - 中国汽车乘用车品牌简史全文阅读 - 中国汽车乘用车品牌简史txt下载 - 中国汽车乘用车品牌简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小说

第1章 中车出海:从蹒跚起步到强势的崛起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第1章 中车出海:从蹒跚起步到强势的崛起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浪潮中,近十年中国汽车出海成绩斐然。从曾经的艰难探索到如今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中国汽车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着全球汽车贸易版图,在国际舞台上留下越来越深刻的印记。

十年前,中国汽车出口虽有一定规模,但整体处于低位徘徊。2014-2016 年甚至陷入低谷,2014 年出口量仅 72 万辆 ,2017-2020 年,年出口量在 100 万辆左右浮动。转折点出现在 2021 年,出口总量一举突破 200 万辆,达到 201.5 万辆,超越韩国,位居日本和德国之后;新能源汽车出口 31 万辆,同比增长 3 倍,这一增长势头犹如星火燎原。2022 年,出口量达 311 万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攀升至 67.9 万辆,同比增长 1.2 倍。2023 年堪称中国汽车出口的里程碑之年,出口量跨越两个百万级台阶,达到 522 万辆,同比增加 57.4%,打破日本连续七年汽车出口第一的纪录,跻身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进一步攀升至 120.3 万辆,同比增长 77.6%。2024 年 1-11 月,中国汽车出口 583.4 万辆,同比增 22.5%,大概率蝉联全球出口量第一。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过去中国汽车主要流向非洲、南美等汽车产业欠发达地区。如今,中国汽车在北美、中东、欧洲等区域市场销售火热,2024 年 1-11 月整车出口量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国家分别为墨西哥、阿联酋、比利时、沙特。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2024 年 1-11 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汽车 106 万辆,同比增 26%,占总出口量的 18% 以上。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出海的核心驱动力。近十年,中国在电池技术、电控系统、电机制造等领域取得显着突破。以比亚迪为例,其刀片电池技术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优势明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在海外市场备受青睐。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实现了更高的系统集成效率,为新能源汽车的长续航提供有力支撑。在智能网联方面,中国车企积极布局,如小鹏汽车的 X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实现高速导航辅助驾驶等功能,提升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问界系列,通过鸿蒙智能座舱为用户带来流畅、智能的交互体验,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形成了多个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以及以长春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等。以上海临港为例,特斯拉超级工厂的落户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集聚,从电池生产、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组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众多本土车企也在产业集群中受益,如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车企依托长三角丰富的零部件配套资源,实现高效生产与快速迭代。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与紧密合作,大幅提升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与生产效率,为汽车出海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汽车产业发展与出口的政策。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过去十年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虽然补贴逐渐退坡,但产业已具备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在出口退税政策上,汽车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降低企业出口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地方政府也积极作为,如重庆为吸引汽车企业落户,提供土地、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长安等车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出口能力。同时,政府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自贸协定谈判,降低汽车出口关税壁垒,为中国汽车出海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整车出口仍是目前中国汽车出海的主要模式。奇瑞、上汽、长城等车企通过多年海外市场耕耘,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奇瑞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经销商,产品覆盖轿车、SUV、MPV 等多个细分市场。上汽集团在欧洲、东南亚等汽车制造业较发达市场也有深入布局,其 MG 品牌在英国、泰国等国家销量可观。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质量与性能,提升售后服务水平,中国品牌整车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逐步提高。

越来越多中国车企选择海外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比亚迪在泰国投资建厂,2024 年 7 月泰国工厂竣工,不仅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规避贸易壁垒,还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需求。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印度等地建有工厂,根据当地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适应性研发与生产,如针对俄罗斯寒冷气候条件,对车辆的保暖、启动性能进行优化,提升产品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海外建厂有助于中国车企深度融入当地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汽车乘用车品牌简史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中国汽车乘用车品牌简史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