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太康年间,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的乡野间流传着一则令人闻之色变的说法:“阳羡三害,猛虎、蛟龙、周处。”
彼时,猛虎盘踞南山,噬食牲畜、残害行人;蛟龙潜藏长桥之下,兴风作浪、吞噬舟船;而这“三害”之中,最让百姓忌惮的,却是年少轻狂的周处。
谁也未曾想,这位被乡人视作祸患的少年,终将在岁月的磨砺与自我的救赎中,蜕变为西晋朝堂上鞠躬尽瘁的忠臣,用生命谱写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
周处,字子隐,生于三国末期的吴郡阳羡。
其祖父周宾曾为吴国咨议参军,父亲周鲂更是吴国名将,以断发诈降诱杀魏将曹休的奇计名震江东。
出身将门的周处,自幼便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且喜好驰骋田猎、练就一身好武艺。
然其父早逝,缺乏庭训的周处,少年时性情顽劣,横行乡里,“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
他常常单骑出行,纵马踏坏庄稼,或是聚众斗殴,欺凌弱小,阳羡百姓对其畏之如虎,却敢怒而不敢言。
彼时的周处,虽骄横跋扈,却并非天性顽劣,只是少不更事,不知己之所为给乡邻带来的深重苦难。
一日,周处行至乡间,见老幼皆面带愁容,便随意拉住一位老者问道:“如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何众人反面带忧色?”
老者见是周处,先是畏惧,继而壮着胆子答道:“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周处追问“三害”为何,老者答道:“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之你,便是我等百姓的三大祸患。”
闻听此言,周处如遭雷击,这才知晓自己在乡人心目中竟与猛虎、蛟龙并列,成为祸患之源。
年少气盛的他,内心既有羞愤,更有幡然醒悟的决心。
他沉吟片刻,对老者说道:“若只是这三害,我便能为乡邻除去它们。”
老者闻言,连忙劝道:“你若能除去三害,便是阳羡百姓的再生父母啊!”
周处说到做到,当即孤身前往南山。
他身背强弓劲弩,手持利刃,在密林之中搜寻猛虎踪迹。
数日之后,终于遭遇那只残害生灵的猛虎。
猛虎咆哮着扑来,周处毫不畏惧,侧身闪避之际,张弓搭箭,一箭正中猛虎要害,随后上前补刀,终将猛虎斩杀。
乡邻见周处真的除掉了猛虎,无不欢欣鼓舞,却也暗自揣测,他能否战胜更为凶猛的蛟龙。
斩杀猛虎之后,周处马不停蹄,前往长桥之下,准备诛杀蛟龙。
蛟龙不同于猛虎,性喜水,力大无穷且极为狡猾。
周处身着铠甲,手持长矛,纵身跃入水中。
蛟龙见有人来袭,当即掀起巨浪,张开血盆大口扑向周处。
周处与蛟龙在水中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斗,时而潜入水底,时而浮出水面,长矛与蛟龙的利爪、利齿相撞,水花四溅,声震四野。
这场搏斗持续了三日三夜,阳羡百姓见周处与蛟龙迟迟未出,皆以为他已葬身鱼腹,纷纷奔走相告,相互庆贺,庆幸“三害”皆除。
然而,就在百姓欢庆之际,周处拖着疲惫的身躯,手持蛟龙的首级,从水中走出。
他本以为自己除去了两害,会得到乡邻的感激与拥戴,却见众人非但没有喜悦,反而面露失望之色。
这一刻,周处彻底明白了,在乡邻心中,自己这一害,远比猛虎与蛟龙更为可怕。
巨大的失落与羞愧涌上心头,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改过自新的决心。
周处深知,若想真正除去自己这一“害”,必须潜心向学,重塑品性。
他听闻吴郡有两位名士——陆机与陆云,二人学识渊博、品行高洁,便千里迢迢前往吴郡,欲拜二人为师。
彼时陆机外出未归,周处便见到了陆云。
他向陆云坦诚自己年少时的过错,说道:“我如今已年过二十,荒废了太多时日,想要改过自新,却又担心为时已晚。”
陆云闻言,对周处的坦诚与决心颇为赞赏,他劝慰道:“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你如今幡然醒悟,想要修身养性,这正是可贵之处。况且,一个人只要立定志向,坚持不懈,就不必担心名声不能彰显。”
陆云的一番话,如拨云见日,让周处豁然开朗。
他留在陆云身边,潜心研读儒家经典,学习诗书礼仪,“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在陆云的悉心教导与自身的刻苦努力下,周处的品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再是那个横行乡里的恶少,而是变得谦逊有礼、宽厚待人,且心怀天下,立志要为国家、为百姓建功立业。
数年后,周处学成归来,不仅学识大增,更养成了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品格。
他的转变,让阳羡百姓刮目相看,也为他日后步入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归晋后,西晋朝廷听闻周处的才名与品行,征召他为新平太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国古代名人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3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3言情!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中国古代名人传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