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7年,地月系L2点,跨宇宙飞船空间站“星枢站”如同一枚悬浮在深空的银色巨锚,静静锚定在引力平衡点上。这座耗时八年建成的空间站,是“跨宇宙环境能源保护联盟”的核心枢纽,全长三公里,直径八百米,外壳由M27星球特有的暗物质合金锻造,在宇宙射线的照射下流淌着淡紫色的金属光泽,远远望去,宛如一颗镶嵌在黑丝绒上的巨型宝石。
指挥舱位于星枢站的核心区域,穹顶式全息屏幕占据了整面墙,无数数据流如星河般在屏幕上奔涌不息。屏幕中央,十五个闪烁的红色光点呈环形排列,每个光点旁都标注着一串复杂的宇宙坐标——α-37、β-12、γ-8、δ-5……这些光点的亮度忽明忽暗,如同濒死之人最后的呼吸,每一次闪烁都伴随着尖锐的信号提示音,在空旷的指挥舱内回荡,透着令人心悸的紧迫感。
指挥舱内,身着银灰色联盟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各司其职,指尖在虚拟操作面板上飞快滑动,荧光倒映在他们专注的脸庞上。操作台上,微型全息投影不断弹出各平行宇宙的危机简报,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舱室。
“报告总指挥,α-37宇宙求救信号强度较昨日下降12%,大气污染指数仍维持在危险阈值的3.7倍,海洋酸化程度持续加剧。”
“β-12宇宙信号衰减8%,地表重金属浓度检测结果已超出联盟安全标准100倍,地下水源污染范围扩大至三个主要聚居区。”
“γ-8宇宙信号波动异常,推测噬木真菌扩散速度加快,森林覆盖率已降至60%以下,人类聚居区孢子浓度超标5倍。”
一声声汇报接踵而至,平静的语调下掩藏着难以遏制的焦虑。叶云天站在指挥舱中央的高台上,身影挺拔如松。他出生于2000年10月,2037年正是37岁的壮年,得益于M27星球暗物质后代的特殊体质,他的面容俊朗而沉稳,眼角尚未刻下太深的风霜,唯有眼神深邃如星空,沉淀着十年联盟工作的智慧与担当,此刻正紧紧盯着全息屏幕上那些闪烁的光点,神色凝重。
十年前,当“跨宇宙环境能源保护联盟”在M27星球与地球的联合推动下成立时,没人能预料到人类的足迹会如此迅速地跨越宇宙边界。彼时,M27的暗物质能源技术与地球的环保工程理念碰撞融合,催生了一系列颠覆性的成果——星枢站的建成,让跨宇宙航行从理论变成现实;五艘“共生级”跨宇宙飞船相继下线,每一艘都搭载了最先进的生态修复设备和能源供给系统;M27与地球联合创办的“星际科技学院”,十年间培养出三万名复合型环保科技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联盟的中坚力量,活跃在各个星球的生态修复一线。
更值得骄傲的是地星电梯的全面投入使用。这座连接地球赤道与同步轨道空间站的巨型建筑,以碳纳米管与暗物质合金为骨架,全长三十六万公里,如同一条银色的纽带,将地球与太空紧密相连。它的年运输量已突破10万吨,彻底取代了高污染、低效率的火箭运输,为星际间的物资周转和人员往来提供了环保且高效的通道。如今,当人们抬头仰望,偶尔能在晴空万里时看到那道横贯天际的银色细线,那是人类环保与科技进步的象征。
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三年前“共生1号”的那次历史性航行。当时,α-37宇宙的蓝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浩劫,工业污染导致海洋死亡、土壤荒漠化、大气无法呼吸,文明濒临灭绝。“共生1号”带着M27的水系净化技术、土壤修复设备和清洁能源系统,跨越宇宙壁垒,成功为蓝星注入了生机。经过三年的治理,蓝星的生态环境已逐步恢复,人类重新获得了生存的希望。
但那次救援也留下了一个令叶云天耿耿于怀的疑问。在救援过程中,联盟医疗团队对蓝星人类进行了全面体检,结果显示,这个文明的平均寿命仅为50岁,远低于M27星球普通人类120岁、暗物质后代150岁的平均水平。更令人揪心的是,蓝星人类的衰老速度异常之快,许多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体机能已相当于M27星球五十岁的中年人,器官衰竭、基因损伤等问题普遍存在。
“总指挥,联盟紧急会议已准备就绪,各星球代表均已接入全息通讯。”助手林月瞳的声音打断了叶云天的思绪。她身着同款制服,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眉眼间透着干练与聪慧,眼角眉梢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作为M27星球水系后代,她拥有操控水资源的特殊能力,不仅是叶云天最得力的助手,更是他相伴十年的妻子——两人于2027年在M27星球的水晶湖畔举行婚礼,2028年6月,林月瞳顺利诞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取名叶成阳、叶成光,如今两个孩子已经9岁,正是活泼好动、对宇宙充满好奇的年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